访僧居
宋 · 徐照
客至无他事,房门不厌敲。
好山元带郭,损屋旋铺茅。
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
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
好山元带郭,损屋旋铺茅。
静砌生灵药,高林出远郊。
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客:来访者。至:到达。
无他事:没有其他事情。
房门:家门。
不厌敲:不嫌门被敲打。
好山:美丽的山。
元:本来。
带郭:环绕城市。
损屋:损坏的房子。
旋:立刻。
铺茅:铺设茅草。
静砌:安静的石阶。
生灵药:生长的药草。
高林:高大的树林。
出远郊:延伸到远处的郊区。
水禽:水鸟。
冬不见:冬天见不到。
春暖:春天温暖。
渐营巢:逐渐开始筑巢。
翻译
客人来访并无其他事,只嫌门敲得不够频繁。美丽的山峦本就环绕着城郭,损坏的房子很快就会用茅草修复。
安静的石阶上生长着药草,高大的树林延伸到遥远的郊区。
冬天水鸟难觅踪影,春天气温转暖它们开始筑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照的《访僧居》,描绘了作者拜访僧人住所时的场景和所见之景。首句“客至无他事”,表达了来访者对僧人生活的简单和纯粹,来访并非为世俗之事,而是寻求心灵的宁静。次句“房门不厌敲”则体现了僧人的淡泊与热情,即使门扉常开,也欢迎来访者。
“好山元带郭”描绘了僧居环境的优美,山色与城郭相映成趣,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接下来,“损屋旋铺茅”写出了僧人生活的简朴,房屋虽破旧,但修补及时,用茅草覆盖,透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
“静砌生灵药”暗示了僧人可能在种植草药,体现了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健康和修行的重视。“高林出远郊”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色,高大的树林延伸到远处的郊野,给人以宁静深远的感觉。
最后两句“水禽冬不见,春暖渐营巢”则通过冬季水禽的消失和春天的到来,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寓含了僧人对自然规律的体悟和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自然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