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即兴二首(其二)赏析

即兴二首(其二)

当代 · 陈振家
判袂鮀江五度秋,纷华挹谢窜琼州。
泥中濯足原无必,尘里看人谁与俦。
丘壑情怀缘本性,庙廊经纬待名流。
希夷之道诚吾道,林薮清和气象悠。

词语解释

本性的意思:◎ 本性 běnxìng[natural instincts;natural character;nature] 即天性。固有的性质或个性本性难移...

纷华的意思:繁华;富丽。《史记·礼书》:“出见纷华盛丽而説,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二者心战,未能自决。” 宋 欧阳修 《读书》诗:“纷华暂时好,俯仰浮云散。”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张慧仙寄外诗记》:“供帐纷华,陈设眩耀。” 郭沫若 《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我﹞立定大戒:从此不吃酒,不吸烟,不接近一切的逸乐纷华。”...

和气的意思:[释义](1) 基本义:(形)态度温和。对人和气。(作谓语) (2) 和睦。他们彼此很和气。(作谓语) (3) (名)和睦的感情。咱们别为小事伤了和气。(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和(气 [反义]粗暴、蛮横、厉害、凶恶...

经纬的意思:◎ 经纬 jīngwěi(1) [longitude and latitude]∶经线和纬线(2) [main threads; principle; method]∶比喻线索、条理、秩序等经纬万端(3) [plan and administer]∶规划治理经纬其民(4) [Confucian classics and books about charms]∶古代指经书和纬书...

林薮的意思:(1).山林与泽薮。《管子·立政》:“修火宪,敬山泽,林藪积草,天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 晋 左思 《魏都赋》:“隰壤瀸漏而沮洳,林藪石留而芜秽。” 唐 李白 《大猎赋》:“穷遐荒,荡林藪,扼士狛,殪天狗。”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赏花》:“或密或疎的林藪,葳葳蕤蕤。” 清 方文 《送薪行·答胡公峤》:“侵晨持斧出,刈薪向林藪。”(2).指山野隐居的地方。 汉 蔡邕 《荐皇甫规表》:“藏器林藪之中,以辞徵召之宠。”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 周党麟 跱于林藪,而无损 孝文 之刑厝也。”...

庙廊的意思:(1).朝廷。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 明 贾仲名 《连环记》第一折:“则为这 汉 家宇宙,好着俺两条眉锁庙廊愁。”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松秋日感怀见寄》之一:“肉食不知田野事,布衣深为庙廊忧。”《再生缘》第十五回:“卿能大杀 吹台 寇,朕必加恩配庙廊。”(2).朝廷。借指天子。《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一纸封章忤庙廊,萧然行李入遐荒。相知不敢樊鞍送,恐触权奸惹祸殃。”参见“ 廊庙 ”。(3).太庙两廊。...

名流的意思:◎ 名流 míngliú[distinguished personages;celebrities] 杰出的人士所有的名流都举行舞会...

判袂的意思:分袂;离别。 宋 范成大 《大热泊乐温有怀商卿德称》诗:“故人新判袂,得句与谁论?” 明 王廷相 《答吴宿威太守书》:“自 松江 判袂,积有岁年。” 清 张潮 《滇南忆旧录·成公祠》:“但我与子相处数年,一旦判袂,有所不忍耳。”...

气象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 (2) (名)情景;情况。新年到处呈现出一派新气象。(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气(象...

情怀的意思:◎ 情怀 qínghuái[feelings] 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畅舒情怀...

清和的意思:清静和平。《隶续·汉司空掾陈寔残碑》:“ 陈寔 仲躬 者,含圣喆之清龢。”参见“ 清和 ”。(1).天气清明和暖。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天清和而湿润,气恬淡以安治。” 前蜀 韦庄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 剑门 西。” 宋 潘元质 《丑奴儿慢》词:“愁春未醒,还是清和天气。” 李大钊 《青春》:“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2).清静和平。形容升平气象。 汉 贾谊 《新书·数宁》:“大数既得,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

琼州的意思:(1).地名。 唐 代设州,辖境相当今 海南省 海口市 及 琼山 、 定安 、 澄迈 、 临高 、 琼海 等县。 明 代改为府名。辖境扩大至整个 海南岛 。 清 孙枝蔚 《送丘曙戒侍讲赴岭南》诗:“万里 琼州 路,凄凉独去船。”(2).仙境。喻美好的社会。 陈毅 《示儿女》诗之一:“安得一夜似电变,人间净化塑琼州?”...

丘壑的意思:(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

濯足的意思:语出《孟子·离娄上》:“ 沧浪 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 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退不终否,进亦避荣。临世濯足,希古振缨。”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泛湘江》词:“濯足夜滩急,晞髮北风凉。”...

吾道的意思: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五度的意思:(1).五行。《文子·自然》:“八风詘申,不违五度。”《鹖冠子·天权》:“五度既正,无事不擧。” 陆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训》:“音气不戾八风,詘申不获五度。” 许慎 注:“五度,五行也。”(2).五级度量单位、即分、寸、尺、丈、引。《汉书·律历志上》:“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3).中医称神、气、血、形、志五者之盛衰为五度。一说指十度中的脉、脏、肉、筋、俞。《素问·方盛衰论》:“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诊。”(4).五次。...

无必的意思:谓没有成见。 宋 苏轼 《鲜于侁左谏议大夫梁焘右谏议大夫制》:“朕之於事,无必无我,可则行之,否则更之。”...

希夷的意思:(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