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诸方行化(其四)
宋 · 释守卓
甘露无底钵,禅人要拈拨。
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
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
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
咦。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风格,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诗中以“甘露无底钵”开篇,形象地比喻佛法的广大无边,如同甘露一般滋养众生心灵,却无止境,引人深思。
“禅人要拈拨”,点明了禅修过程中,禅师通过言语或行为引导弟子,激发其内心觉悟的过程。“浩浩尘土中,一佛二菩萨”,则是在说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也有机会成为佛或菩萨,即每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内心的觉醒与实践。
“撞著老维摩,轻轻共伊说”,老维摩是佛教中的著名高僧,此处借指高深的禅学境界。诗人想象与这位高僧相遇,轻声细语地交流,暗示了在禅修的道路上,与智者对话能获得深刻的启示。
“施者非福田,是谁纳败阙”,进一步阐述了佛法中的因果律与布施的意义。在佛教看来,真正的福田(增长善根的处所)并非物质的给予,而是内心的清净与智慧的增长。因此,真正的施主并非那些给予物质的人,而是那些能够接受并转化这些给予,从而增长自身智慧与慈悲的人。
最后,“咦”字作为感叹词,表达了对上述观点的肯定与赞叹,同时也蕴含着对读者的启发,鼓励人们深入思考佛法的真谛,追求内心的真正富足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佛法的广度、修行的可能、以及布施的真义,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