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寨偶书
宋 · 刘子翚
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
连年戍役频,徵兵及渔佃。
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林端晚燧发,石际飞梯悬。
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
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
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
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
防胡屡瓦解,合寇俄星连。
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
骈车载珍宝,结骑驰婵娟。
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
怒风飞惊涛,河梁失归船。
四顾天地黑,揽衣思茫然。
连年戍役频,徵兵及渔佃。
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
未知戎伍肃,朱旗乱长阡。
林端晚燧发,石际飞梯悬。
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
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
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
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
防胡屡瓦解,合寇俄星连。
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
骈车载珍宝,结骑驰婵娟。
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
怒风飞惊涛,河梁失归船。
四顾天地黑,揽衣思茫然。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穷寇:逃亡的敌人。海:海边。
吾邦:我国。
备宜先:应提前准备。
戍役:守卫任务。
渔佃:渔民和佃农。
扶戈:持着武器。
稚齿:小孩。
婴胄:穿铠甲。
朱旗:红色旗帜。
长阡:长路。
晚燧:傍晚的烽火。
石际:岩石边。
飞梯:吊桥。
樵牧地:砍柴放牧的地方。
万灶:众多炊烟。
视:观察。
营栅:营地。
可怜:令人同情。
形势险:地势险要。
迁延:拖延。
群凶:众多敌人。
赤指:手指红肿。
抨鸣弦:拉弓弦。
防胡:防御胡人。
瓦解:崩溃。
俄星连:迅速形成联盟。
燕赵儿:燕赵之地的人。
意气:士气。
骈车:并排的车辆。
珍宝:贵重物品。
婵娟:美女。
时危:时局危险。
天稔乱:天灾人祸。
汝能专:你能独自决定。
怒风:狂风。
河梁:河上的桥梁。
失归船:失去归途的船只。
四顾:环顾四周。
揽衣:披衣。
茫然:迷茫。
翻译
穷寇逃向海边,我国应预先防范。连年征战频繁,征兵包括渔民和佃农。
持戈的孩子和老人,身披战甲,白发苍苍。
不知军队是否严整,红色旗帜在长道上纷乱摇曳。
傍晚林中烽火燃起,石边吊桥悬挂待命。
山路崎岖处是放牧砍柴之地,无数炊烟升起。
我观察营地,此情此景如同儿戏般令人怜悯。
凭借这险要地势,敌人到来常常拖延。
昔日我们曾击退敌军,手指红肿拉弓弦。
防守多次瓦解,敌我联盟迅速形成。
仍有燕赵豪杰,但士气已不如往昔。
满载珍宝的车辆并行,骑兵队伍英姿飒爽。
时局危急,天灾人祸交织,怎能仅凭你一人决断。
狂风卷起惊涛骇浪,河上的桥梁也难保归途。
四周漆黑一片,我披衣而立,思绪茫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领在战乱时期的所见所感。开篇便描述了敌寇的威胁和国家的危机,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穷寇转趋海,吾邦备宜先"两句表达了边疆的紧张局势,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接下来的几句:"连年戍役频,徵兵及渔佃。扶戈或稚齿,婴胄仍华颠"展示了战争带来的民生困苦和军队的艰难状况,从而反映出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林端晚燧发,石际飞梯悬。崎岖樵牧地,万灶生浮烟"来渲染边塞的荒凉与孤寂,以及战乱带来的破坏和荒废。
中间几句:"我行视营栅,儿戏端可怜。倚兹形势险,寇至常迁延"表达了诗人对士兵生活的同情以及边塞之险峻与敌寇频繁侵扰带来的持续威胁。
随后的几句:"群凶昔吾军,赤指抨鸣弦。防胡屡瓦解,合寇俄星连"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国防的脆弱,以及诗人对往日英雄事迹的怀念。
最后几句:"犹多燕赵儿,意气非当年。骈车载珍宝,结骑驰婵娟。时危天稔乱,事岂汝能专"则表达了对过去英雄气概的缅怀,以及在动荡时代中保持坚定信念的困难。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生活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切以及个人情感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