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潘冂卿陈给谏同时还里
明 · 李孙宸
三年冷署滞缁尘,同寺黄门幸接邻。
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
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
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
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
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
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
鉴赏
此诗《喜潘冂卿陈给谏同时还里》由明代诗人李孙宸所作,描绘了与友人潘冂卿重逢的喜悦之情。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温馨。
首联“三年冷署滞缁尘,同寺黄门幸接邻”,开篇即点出二人分别已久,各自在官场中沉浮,如今得以在寺院中重逢,彼此成为邻居,这份难得的相聚让人心生庆幸。这里的“冷署”暗喻官场的冷酷与艰辛,“缁尘”则象征官服上的灰尘,形象地表达了仕途的不易。
颔联“对酒每高仙掌月,看花曾共汉宫春”,进一步描绘了二人相聚时的情景。在月光下饮酒畅谈,仿佛与仙人共饮;在花开时节一同欣赏,如同置身于汉宫的春色之中。这两句通过浪漫的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美好。
颈联“扁舟渐觉烟蓑稳,双骑欣逢昼锦新”,转而描写二人重逢后的生活状态。潘冂卿乘着小船归来,逐渐感到生活的安定与舒适;而李孙宸则欣喜地迎接老友,共同体验着归乡的喜悦。这里通过“烟蓑”和“昼锦”两个意象,既表现了生活的宁静与富足,也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变化与成长。
尾联“一水怀人非远道,可能同采暮江蘋”,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并期待与之共同采摘暮江之畔的蘋草。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蕴含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友人重逢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友情的温暖与生活的美好,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