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和二首(其一)
宋 · 刘克庄
梦魂久不到清朝,纵遣巫咸未易招。
塞北今惟一韦睿,江南前此几陈乔。
扶颠个个无长策,排闷时时引大瓢。
它日松根深掩骨,何须竹帛有名标。
塞北今惟一韦睿,江南前此几陈乔。
扶颠个个无长策,排闷时时引大瓢。
它日松根深掩骨,何须竹帛有名标。
注释
清朝:指唐朝。巫咸:古代传说中的神巫。
韦睿:南朝名将,以智勇著称。
陈乔:江南历史上的人物,此处泛指杰出人才。
扶颠:挽救危难。
长策:长远的计策。
大瓢:古代盛酒的器物,此处比喻饮酒。
竹帛:古代书写材料,代指史书。
翻译
我的梦境长久未能回到唐朝,即使派遣巫师也无法轻易召唤。如今塞北只剩下韦睿这样的英雄,江南以前又有多少陈乔一样的人物呢。
每个人都无法找到长久的对策来解决问题,只能时常借酒浇愁。
将来有一天,我的尸骨被松树深深掩埋,又何必在史书上留下名字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开篇“梦魂久不到清朝,纵遣巫咸未易招”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的淡泊和对心灵宁静的渴望,但即便是通过巫术也难以召唤来心灵的安宁。
接下来的“塞北今惟一韦睿,江南前此几陈乔”则是在比较不同地域的文化遗产,或许在赞美塞北的简朴与江南的繁盛,但不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扶颠个个无长策,排闷时时引大瓢”描绘了诗人面对世事时的无奈和幽默,他没有高明的计策,只能偶尔用大瓢来排解心中的烦恼。
最后,“它日松根深掩骨,何须竹帛有名标”则是一种超脱生死、追求自然返璞归真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即便是身后事,也无需过多的名誉和装饰,只要内心安宁,便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文化遗产以及生死观念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