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客诗(其五)
音含太古文七星,直如赤丝清如冰。
洗秋壑,鸣秋声,金舂玉应和以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来访赤城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融。首先,诗人以“有客有客来赤城”开篇,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碧梧风裁光珑玲”描绘了赤城的自然美景,碧绿的梧桐在清风中摇曳生姿,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动的氛围。接着,“音含太古文七星”一句,将自然界的音乐与古老的星辰联系起来,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宇宙的深远联系。
“直如赤丝清如冰”则进一步描绘了音乐的纯净与直接,如同赤色的丝线般鲜明,又如冰一般清澈透明,表达了音乐的高雅与纯净。接下来的“洗秋壑,鸣秋声”,通过“洗”字形象地表现了音乐对环境的影响,仿佛能洗净深谷中的秋意,同时“鸣秋声”则强调了音乐与季节的和谐,使读者感受到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深沉。
最后,“金舂玉应和以平”以金石相击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和谐与平衡之美,金石之声相互呼应,达到一种完美的和谐状态。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与音乐的美妙融合,以及其中蕴含的和谐与平衡之美。
词语解释
碧梧的意思:(1).绿色的梧桐树。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八:“香稻啄餘鸚鵡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明 刘基 《调笑令》词之二:“帘捲,帘捲,人与碧梧俱晚。”(2).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 唐 韩愈 《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鸞鵠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清 许思湄 《与赵南湖书》:“久不见碧梧翠竹之姿,每於月白风清,輒深神往。”...
赤城的意思:(1).指帝王宫城,因城墙红色,故称。 唐 王勃 《临高台》诗:“赤城映朝日,緑树摇春风。”(2).山名。多以称土石色赤而状如城堞的山。在 浙江省 天台县 北,为 天台山 南门。《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 赤城 霞举而建标。” 李善 注:“ 支遁 《天台山铭序》曰:‘往 天台 ,当由 赤城山 为道径。’ 孔灵符 《会稽记》曰:‘ 赤城 ,山名,色皆赤,状似云霞。’”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 赤城 。” 王琦 注:“《太平广记》:‘ 章安县 西有 赤城山 ...
风裁的意思:(1).风宪;风纪。《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是时朝廷日乱,纲纪穨阤, 膺 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宋书·孔琳之传》:“﹝尚书令臣 羡之 ﹞亏损国威,无大臣之体,不有準绳,风裁何寄。” 明 唐顺之 《答舒云川巡按书》:“执事之使於 江 南也,輶车所至,风裁凛然。”(2).指依法裁处。《明史·华允诚传》:“遂使直指风裁徒徵事件,长吏考课惟问钱粮。”(3).指刚正不阿的品格。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六:“尔风裁峭洁,志概激...
古文的意思:◎ 古文 gǔwén(1) [classical literature](2) 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宣王太史 籀箸(今“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或异。—— 汉· 许慎《说文解字·序》(3) 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4) [prose in the classical literary style]∶五四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我们先前的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
珑玲的意思:[释义](1) (形)〈书〉金玉声。 (2) (形)〈书〉光辉;明亮。联绵式。珑玲的耳环。(作定语)...
七星的意思:(1).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礼记·月令》:“季春之月,月在胃,昏七星中。” 孙希旦 集解:“七星,南方朱鸟之第四宿。”(2).指北斗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长老传言, 李冰 造七桥,上应七星。” 闻捷 《生活的赞歌·夜过玉门》:“我指着山顶的几点灯光,说它是永恒的北斗七星。”(3).七个星形的黑子或饰物。《晋书·桓温传》:“ 温 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宋史·舆服志三》:“冕版以龙鳞锦表,上缀玉为七星。”(4).古乐器名,属管乐。《通典·乐四》:“七...
秋声的意思: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唐 刘禹锡 《登清暉楼》诗:“ 潯阳江 色潮添满, 彭蠡 秋声雁送来。” 明 吴甡 《杂兴》诗:“空林何歷歷,落叶尽秋声。”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 龙泉寺 边的深林丛树时时送出秋声,一阵一阵萧萧的大有雨意,也似催人离别。”...
太古的意思:[释义](名)最古的时候(指人类还没有开化的时代)。 [构成]偏正式:太|古 [同音]太谷...
应和的意思:◎ 应和 yìnghè[exchange of voices] 对一种言行表示呼应,附和同声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