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浣华
竹林礼教更埽地,胡乱惨黩哀神州。
本实先拨世同责,儒冠岂必讥兜牟。
我生胡为遘阳九,所见拂戾心烦忧。
仙人绿华戏三昧,绰约偶作姑山游。
歌声夙在九天上,孰信信美兼姱修。
龙阳圣童老愈放,颠倒色相酣吟讴。
大名九牧竟何用,美疢恶疾终同休。
先生庶几有遗行,复遣骍角逾犁牛。
舶来新说诧一世,局促久已轻轲邱。
空令伊人馈药笼,道路感叹传麦舟。
观君聪明胜冰雪,痴事毋乃违时流。
十年知子愧不尽,始叹敦厚繇温柔。
作诗但质天琴叟,掉头肯语刘鸺鹠。
词语解释
本实的意思:本来的真实含义。 唐 孔颖达 《<周易正义>序》:“易者易也,音为难易之音,义为简易之义,得纬文之本实也。”...
冰雪的意思:◎ 冰雪 bīngxuě[be pure like ice and snow] 比喻清纯...
舶来的意思:(1).指外洋船舶载货前来。 唐 元稹 《送岭南崔侍御》诗:“蛟老变为妖妇女,舶来多卖假珠璣。”《旧唐书·李勉传》:“前后西域舶泛海至者岁纔四五, 勉 性廉洁,舶来都不检閲。”(2).泛指从国外运来;外来。 茅盾 《子夜》十六:“﹝ 瑞典 火柴托辣斯﹞遂利用舶来火柴进口税轻,源源贬价运来。” 朱自清 《评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文学批评’一语,不用说是舶来的。”...
不尽的意思:◎ 不尽 bùjìn(1) [not completely]∶不完全不尽合理(2) [endless]∶没有尽头;不完感恩不尽...
惨黩的意思:昏暗貌。惨,通“ 黲 ”。 北周 庾信 《竹杖赋》:“若乃世变市朝,年移陵谷,猿吟鹰厉,风霜惨黷。” 唐 李白 《为宋中丞祭九江文》:“今万乘蒙尘,五陵惨黷,苍生悉为白骨,赤血流于紫宫。”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诗:“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黷。”...
绰约的意思:[释义](形)〈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联绵式。~的体态。(作定语)...
聪明的意思:[释义](形)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 [构成]并列式:聪+明 [例句]聪明的人。(作定语)这人很聪明。(作谓语)...
大名的意思:大名指的是名声很大、声名远扬的名字或称号。...
道路的意思:◎ 道路 dàolù[road;way;path]∶供人马车辆通行的路;两地之间的通道。也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人生道路自张材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颠倒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 :上下、前后跟原有的或应有的位置相反。把桌子颠倒过来。(作谓语) (2) (动)错乱。神魂颠倒。(作谓语) [构成]并列式:颠+倒...
掉头的意思:◎ 掉头 diàotóu[turn round;turn abont] 回头,泛指转成相反方向船能在自身长度范围内掉头...
兜牟的意思:见“ 兜鍪 ”。...
敦厚的意思:◎ 敦厚 dūnhòu[honest and sincere] 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她为人温柔敦厚...
恶疾的意思:◎ 恶疾 èjí[foul/nasty disease] 痛苦难治、令人厌恶的疾病...
烦忧的意思:[释义](名)烦恼忧愁。 [构成]并列式:烦+忧 [例句]烦忧一扫而去。(作主语)...
拂戾的意思:违逆。 汉 马融 《长笛赋》:“牢剌拂戾, 诸 賁 之气也。” 清 恽敬 《历代因革论八》:“故养生不至于拂戾,趋事不至于迂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清吏条陈》:“司行政者处处拂戾,不待问,但观其既非素习,鉅任弗辞,可知矣。”...
感叹的意思:[释义](动)有所感触而叹息。 [构成]偏正式:感〔叹 [例句]感叹世态炎凉。(作谓语)...
感叹的意思:[释义](动)有所感触而叹息。 [构成]偏正式:感〔叹 [例句]感叹世态炎凉。(作谓语)...
歌声的意思:◎ 歌声 gēshēng[sound of songs]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歌声飞出窗外...
歌声的意思:◎ 歌声 gēshēng[sound of songs]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歌声飞出窗外...
姑山的意思:即 姑射山 。 宋 苏轼 《玉盘盂》诗之一:“从此定知年穀熟, 姑山 亲见雪肌肤。”参见“ 姑射 ”。...
何用的意思:(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
何所的意思: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胡为的意思: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
胡乱的意思:[释义](1) (形)马虎;草率。 (2) (形)任意;没有道理。 [构成]并列式:胡+乱 [例句]她在纸上胡乱地画。(作状语)...
久已的意思:◎ 久已 jiǔyǐ[long ago] 早已;早就这件事我久已忘却了...
九天的意思:◎ 九天 jiǔtiān[the Ninth Heaven;the highest of heavens] 天的最高处,形容极高。传说古代天有九重。也作“九重天”、“九霄”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九牧的意思:(1).九州之长。《周礼·秋官·掌交》:“九牧之维。” 郑玄 注:“九牧,九州之牧。”《礼记·曲礼下》:“九州之长,入天子之国曰牧。” 郑玄 注:“每一州之中,天子选诸侯之贤者以为之牧也。”(2).指地方长官。 宋 叶适 《故礼部尚书黄公墓志铭》:“小犹 管 、 晏 ,大可 召 、 毕 。中列三品,外倡九牧。”(3).即九州。《荀子·解蔽》:“ 文王 监於 殷紂 ,故主其心而慎治之,是以能长用 吕望 而身不失道,此其所以代 殷王 而受九牧也。” 杨倞 注:“九牧,九州也。”《史记·孝武本纪》:“ 禹 收...
局促的意思:[释义](1) (形)狭小。房间局促;走动不便。(作谓语) (2) (形)〈方〉短促。三天太局促;怕办不成。(作谓语) (3) (形)拘谨不自然。他站在那里;显得很局促。(作补语)也作促、亻局促。 [构成]并列式:局+促 [反义]自然、大方...
犁牛的意思:◎ 犁牛 líniú(1) [draught ox;farm cattle] 〈方〉∶耕牛(2) [colored cattle]∶杂色的牛...
戾心的意思:暴戾之心。 宋 苏辙 《商论》:“行其至柔之道,以揉天下之戾心。”...
礼教的意思:[释义](名)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的礼节和道德。 [构成]偏正式:礼(教 [例句]屈服于旧礼教。(作宾语)...
龙阳的意思:指 战国 魏 男宠 龙阳君 。据《战国策·魏策四》载: 魏王 与 龙阳君 共船而钓 龙阳君 得十馀鱼而涕下,王问故,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於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王乃令四境之内,有敢言美人者族。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二:“昔日繁华子, 安陵 与 龙阳 。”后因以“龙阳”指男色。《红楼梦》第九回:“﹝ 薛蟠 ﹞偶动了 龙阳 之兴,因此...
麦舟的意思:借指以麦舟赙赠肋丧之典为内容的图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我正大声劝诚是,《麦舟》应续画图新。”自注:“忆在 苏州 曾助 曹艮圃 比部 壄坚 葬亲,比部绘《麦舟图》为谢。 吴中 名流题咏者至数十家。”...
美疢的意思:《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季孙 之爱我,疾疢也; 孟孙 之恶我,药石也。美疢不如恶石。夫石,犹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后把溺爱、姑息称为“美疢”。疢,病。 北周 王褒 《皇太子箴》:“美疢甘言,鲜不为累。” 唐 元稹 《高端婺州长史制》:“朕尝因苦口,必念沃心,每思药石之臣,咸听肺肝之语。凡百多士,无以美疢爱予。”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故事有顺而相贼,反而相成。美疢之滋毒,不若药石之生我也;柔曼之倾意,不若奇丑之益德也。”...
偶作的意思:谓不经意而作。多用于诗词题中。如 唐 白居易 有《洛中偶作》诗, 宋 辛弃疾 有《浣溪沙·偶作》词。...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儒冠的意思:(1).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沛公 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 沛公 輒解其冠,溲溺其中。” 唐 韩愈 《送侯参谋赴河中幕》诗:“犹思脱儒冠,弃死取先登。”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 邓生 ﹞詬公谓:‘若乃养马,而我职弟子员,冠儒冠。’”(2).借指儒生。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紈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宋 王禹偁 《谢宣赐表》:“儒冠之荣,无以加此。”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 长干 一见喜且悲,儒冠端被虚名误。”...
三昧的意思:◎ 三昧 sānmèi[(Budd.) purity and calm arising from correct relization;knack;secret] 佛教用语,梵文 Samādhi 的音律,意思是止息杂念,使心神平静,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正令笔扛鼎,亦未造三昧。——陆游《示子过》深得其中三昧...
埽地的意思:(1).古代郊祀的仪制,于坛下扫地设祭。《礼记·礼器》:“有以下为贵者,至敬不坛,埽地而祭。” 孔颖达 疏:“初则燔柴於大坛,燔柴讫,於坛下扫地而设祭。此 周 法也。”《汉书·郊祀志下》:“臣闻郊饗帝之义,埽地而祭。”后以为简易祭祀仪式。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埽地而盟曰:‘君仇不报,吾不可以立世。’”《后汉书·张酺传》:“ 显节陵 埽地露祭,欲率天下以俭。”(2).谓扫除净尽。亦喻完全丧失。《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 秦 灭六国,而上古遗烈埽地尽矣。” 唐 赵元一 《奉天录》卷一:“...
色相的意思:◎ 色相 sèxiàng(1) [colour]∶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2)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3) [appearance]∶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无边色相,圆满光明(4)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山游的意思:游览山景。 南朝 宋 谢灵运 《罗浮山赋》:“鼓兰枻以水宿,杖桂策以山游。” 唐 李颀 《题綦毋校书别业》诗:“岂伊问天命,但欲为山游。” 明 王守仁 《蟠龙山中用韵》:“真惭廪食虚官守,只把山游做课程。”...
神州的意思:◎ 神州 shénzhōu(1) [the Divine Land (a poetic name for China)]∶古时称中国为“赤县神州”(见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后用“神州”做中国的别称神州大地(2) [the capital of a country]∶指京城春风杨柳万子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泽东《送瘟神》...
圣童的意思:犹神童。《后汉书·张堪传》:“﹝ 张堪 ﹞年十六,受业 长安 ,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后汉书·循吏传·任延》:“ 任延 字 长孙 , 南阳 宛 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於 长安 ,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 任圣童 。”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夙慧》:“ 孙思邈 七岁就学,日诵千餘言。弱冠,善谈 庄 老 及百家之説,兼好释典, 洛州 总管 独孤信 见而叹曰:‘此圣童也。’” 清 王晫 《今世说·言语》:“ 曹 名 尔堪 ,字 子顾 , 浙江 嘉善 人。十岁能属文,十二...
时流的意思:世俗之辈。《晋书·阮裕传》:“诸人相与追之, 裕 亦审时流必当逐己,而疾去。” 前蜀 韦庄 《绛州过夏留献郑尚书》诗:“因循每被时流誚,奋发须由国士怜。”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一:“凡暗转、暗接、暗提、暗顿,必须有大气真力,斡运其间,非时流小蕙之笔能胜任也。”...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庶几的意思:◎ 庶几 shùjī(1) [maybe]∶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史记·秦始皇本纪》(2) [almost]∶差不多;近似全我社稷口,可以庶几乎!(3) [talent]∶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所见的意思:(1).看到的。《晋书·嵇康传》:“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唐 韩愈 《谢自然诗》:“入门无所见,冠屨同蜕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人君耳习於所闻,则喜諛而恶直;目习於所见,则喜柔而恶刚。”(2).犹见解;意见。《汉书·儒林传·严彭祖》:“ 孟 弟子百餘人,唯 彭祖 、 安乐 为明,质问疑谊,各持所见。” 唐 韩愈 《论孔戣致仕状》:“蒙陛下厚恩,苟有所见,不敢不言。”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奏请午朝》:“惜乎当时外间诸公所见不同,反不足以副其意耳。”...
天上的意思: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同休的意思:谓同享福禄。 唐 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伏惟永永,与国同休。”参见“ 同休共戚 ”。...
违时的意思:(1).谓违背当时的形势或时代的趋势。《国语·鲁语上》:“动不违时,财不过用。”《管子·霸言》:“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汉 蔡邕 《陈太丘碑》:“俭约违时,悬车致仕,徵辟交至,遂不屑就。” 宋 胡錡 《代良耜谢表》:“臣敢不戒其趋末,毋或违时。”(2).不合时令。 宋 曾巩 《亳州谢到任表》:“使天地人神,莫不顺序;雨暘寒燠,罔或违时。” 明 刘基 《御柳》诗之一:“御柳青青阴緑池,迎春擢秀不违时。”(3).贻误时机。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儿子二人未归。行雨符到,固辞不可,...
温柔的意思:[释义](形)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 [构成]并列式:温+柔 [例句]她本来很温柔。(作谓语)温柔多形容女性。(作主语)[反义]粗暴、厉害、蛮横...
我生的意思:(1).我之行为。《易·观》:“六三:观我生进退。” 孔颖达 疏:“我生,我身所动。” 朱熹 本义:“我生,我之所行也。”(2).生我者。指母亲。《后汉书·崔駰传》:“岂无 熊僚 之微介兮?悼我生之歼夷。” 李贤 注:“我生,谓母也。”...
毋乃的意思:(1).莫非;岂非。《礼记·檀弓下》:“君反其国而有私也,毋乃不可乎?”《汉书·董仲舒传》:“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 清 袁枚 《新齐谐·百四十村》:“ 周叟 颇喜饮,今不来卖薪,又不来称祝,毋乃病乎?”(2).犹无奈。 宋 赵时庚 《金漳兰谱·品兰高下》:“虽有不韙之谓,毋乃地邇而气殊,叶萎而花蠹,或不能得培植之三昧者耶?” 清 姜埰 《秋怀》诗:“君子守故辙,毋乃见者嗤。”...
先生的意思:◎ 先生 xiānsheng(1) [Mr.](2) 一般在一个男子姓氏后所用的一个习惯性的表示礼貌的称呼对杜先生讲话(3) 称别人的丈夫或对人称自己的丈夫(4) 旧时称管帐的人在商号当先生(5) 旧时称以说书、相面、算卦、看风水等为职业的人算命先生(6) 对长者的尊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7) [teacher]∶老师从先生授经。——清· 袁枚《祭妹文》(8) [doctor]∶医生...
仙人的意思:◎ 仙人 xiānrén[celestial being;immortal]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孝弟的意思:亦作“ 孝悌 ”。1.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朱熹 集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闻礼义行而刑罚中,未闻刑罚行而孝悌兴也。”《新唐书·孝友传赞》:“圣人治天下有道,曰‘要在孝弟而已’。” 宋 陈亮 《祭林圣材文》:“孝悌称於宗族乡党,慈爱隆於父子弟昆。”《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汉 朝取士之法……惟以孝廉为重。孝者,孝弟;廉者,廉洁。孝则忠君,廉则爱民。...
新说的意思:新的学说。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十年困新説,儿女争捕影。” 宋 崔鶠 《再论冯澥疏》:“ 王安石 用事,皆目为流俗之人,尽逐去之,乃自为新説以造士。”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汉 朝经学立十四博士,即朝廷批准的十四个宗派,派下经师只许墨守家法,不许别立新说。”...
信信的意思:(1).连宿四夜。《诗·周颂·有客》:“有客宿宿,有客信信。” 毛 传:“一宿曰宿,再宿曰信。” 孔颖达 疏:“《释训》云:有客宿宿,再宿也;有客信信,四宿也。” 晋 郑丰 《答陆士龙诗》之二:“有客信信,独寐寤语。”(2).谓信其可信者。《荀子·非十二子》:“信信,信也;疑疑,亦信也。” 杨倞 注:“信可信者,疑可疑者,意虽不同,皆归於信也。”舒张貌。信,通“ 伸 ”。 汉 刘向 《说苑·辨物》:“﹝灵龟﹞能知存亡吉凶之变,寧则信信如也,动则著矣。”...
心烦的意思:◎ 心烦 xīnfán[fuss;be perturbed;be vexed] 心里烦躁...
鸺鹠的意思:◎ 鸺鹠 xiūliú[scops owl] 属于角鸮属( Otus )或另一近缘属的一种小耳的鹠...
阳九的意思:(1).古代术数家的学说。其说有二:(1)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元一百零六岁,内有旱灾九年,谓之“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从入元至阳三,常岁四千五百六十年,灾岁五十七年,共为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之气终。举其平均数则每八十年有一灾年。《汉书·律历志上》:“《易》九戹曰:初入元,百六,阳九;次三百七十四,阴九;次四百八十,阳九;次七百二十,阴七;次七百二十,阳七;次六百,阴五;次六百,阳五;次四百八十,阴三;次四百八十,阳三。凡四千六百一十七...
药笼的意思:盛药的器具。比喻储备人才之所。 明 陈继儒 《读书镜》卷九:“夫海内才士,诚国家药笼中所不可无。” 清 钱谦益 《送房海客赴南吏部》诗:“物情或可饶甘子,药笼无多辨豨苓。” 郁达夫 《采石矶》七:“八府的学生,正来 当涂 应试,听得学使 朱公 的雅兴,都想来看看 朱公 药笼里的人材。”参见“ 药笼中物 ”。...
邺台的意思:曹操 为 魏 王,在 邺 起 冰井 、 铜雀 、 金虎 三台。其中 铜雀台 最有名。 唐 郑愔 《铜雀妓》诗:“日斜 漳浦 望,风起 鄴臺 寒。”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赋夸 梁苑 雪,歌起 鄴臺 风。” 靳荣藩 注:“《一统志》:三臺在 临漳县 西南 鄴城 内西北隅。”...
伊人的意思:◎ 伊人 yīrén[that lady] 那个人;这个人。今多指女性,常指“那个人”,有时也指意中人怎明白咫尺伊人,转以睽隔不得相亲。——《画图缘》秋水伊人...
一世的意思:(1).犹一代。《左传·昭公元年》:“一世无道,国未艾也。”《战国策·韩策三》:“ 昭釐侯 一世之明君也; 申不害 一世之贤士也。”《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夫 匈奴 难得而制,非一世也。行盗侵驱,所以为业也。”《新唐书·郭子仪传赞》:“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世而上不疑。”(2).三十年。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孔子 所谓一世,三十年也。” 唐 权德舆 《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宋史·张咏传》:“初, 咏 与 青州 傅霖 少同学。 霖 隐不仕, 咏 既显,求 霖 ...
吟讴的意思:吟哦;吟诵。 宋 梅尧臣 《韵语答永叔内翰》:“缀之輒成篇,聊以助吟謳。” 沙汀 《困兽记》二:“‘且夫天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 吕康 忽然摇着头吟讴起来。”...
竹林的意思:◎ 竹林 zhúlín[bamboo forest] 竹子林避哨竹林中。——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赘疣的意思:◎ 赘疣 zhuìyóu(1) [wart]∶疣。皮肤上长的肉瘤反离群而赘疣。——《楚辞·九章·惜诵》(2) [anything superfluous or useless]∶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能保其增益成文者,悉如作者之意,毫无赘疣、蛇足与其间乎?——清· 李渔《曲话·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