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吴粹老观我斋诗赏析

次吴粹老观我斋诗

宋 · 葛胜仲
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
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
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
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
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葛胜仲创作,名为《次吴粹老观我斋诗》。全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考为主线,探讨了自我认知、心灵修养以及道义追求的主题。

首句“立我谨外揵,逐物戒内热”,开篇即点明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告诫人们在面对外界事物时要谨慎行事,同时内心应保持冷静,避免过度的热情或冲动。接着,“樊然辨物我,此意犹屑屑”进一步阐述了区分自我与万物的必要性,即使在细微之处也不应忽视。

“是身本虚空,何者为六结”则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人的身体和心灵本质上是否为空无一物?这引出了对生命本质的追问,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六结”可能指的是六种束缚或困扰,需要通过智慧和定力去克服。

“虽慧念不起,虽定照不灭”表达了即使在智慧和专注的状态下,仍需警惕内心的杂念,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接下来的“无我与我所,观亦于何设”则强调了超越个体意识,从更广阔的角度看待世界和自我。

后半部分“右臂弹已化,左肘柳方蘖”运用形象的比喻,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变化与成长,右臂弹化象征着精神层面的升华,左肘柳方蘖则暗示了内在生命力的持续生长。

“顾君进此道,遗我自朝彻”是对友人吴粹老的鼓励,希望他能继续深入探索这条修行之路,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彻悟。

最后,“不见鲁东家,意与我俱绝”以鲁东家的故事作为结尾,隐喻了在追求真理和道义的过程中,可能会与世俗的价值观产生冲突,但真正的智慧和觉悟将使人心灵相通,达到一种超脱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我认知、心灵修养和道义追求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