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大禹庙
山横玉笥藏弓剑,殿绕梅龙护冕旒。
天池平成功有在,春秋飨祀礼仍脩。
硕逢海内敦文治,重考龟书布九畴。
注释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帝禹:大禹,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
巡游:帝王或重要人物的巡行视察。
玉笥:古代盛放贵重物品的竹箱。
弓剑:象征权力和军事。
梅龙:神话中的瑞兽,象征吉祥。
天池:可能指天子之池,象征皇家权威。
成功有在:功绩仍然可见。
春秋:一年四季,也指历史长河。
飨祀:祭祀活动。
礼仍脩:礼仪仍然保持严谨。
硕:大,这里指人才。
海内:天下。
敦文治:重视文化教育和政治治理。
龟书:古代占卜用的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九畴:九类法则,古代的行政或道德规范。
翻译
每次登上会稽山都有何感想,总是怀念大禹当年的巡游。山峦间隐藏着玉笥宝剑,宫殿周围有梅龙守护皇冠。
天池平静显示出功业犹存,春秋祭祀的礼仪依旧庄重。
广纳贤才以推进文教,重新校订龟甲卜书,发布九类法则。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会稽大禹庙》描绘了对古代圣贤大禹的崇敬与怀念。首句“每上会稽何所作”,表达了诗人每次登临会稽山时的思考,暗示着对大禹事迹的追忆。接下来的“长怀帝禹此巡游”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大禹巡视民情、励精图治精神的深深怀念。
“山横玉笥藏弓剑,殿绕梅龙护冕旒”两句,通过想象大禹庙中的景象,展现了大禹的勇武与神圣,以及庙宇的庄重与守护之意。玉笥藏弓剑象征大禹的武功,梅龙环绕则寓意吉祥与守护。
“天池平成功有在,春秋飨祀礼仍脩”表达了对大禹功绩的认可和对祭祀传统的尊重,认为大禹的丰功伟业仍然影响着后世,每年春秋两季的祭祀活动都得以延续。
最后,“硕逢海内敦文治,重考龟书布九畴”寄寓了诗人对大禹文治天下的赞美,以及对后世借鉴大禹智慧,推行仁政的期待。整首诗以景寓情,赞美了大禹的历史地位和深远影响。
词语解释
长怀的意思:(1).遐想,悠思。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情慨慨而长怀兮,信上皇而质正。” 三国 魏 嵇康 《秀才答》诗之四:“感寤长怀,能不永思。”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齎志没地,长怀无已。”(2).犹永归。谓一去不返。《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驰波跳沫,汩濦漂疾,悠远长怀,寂漻无声,肆乎永归。” 李善 注引 郭璞 曰:“‘怀’亦‘归’,变文耳。”...
成功的意思:[释义](动)获得预期的结果,着重在完成,重大事业或一般事情都可以用。 [构成]动宾式:成|功 [例句]成功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作主语)取得成功。(作宾语)成功的道路有很多。(作定语)[同义]胜利[反义]失败...
春秋的意思:[释义](1) (名)春季和秋季;常用来表示整个一年;也指人的年岁:春秋正富(年纪不大)(作主语) (2) (名)我国古代编年体的史书;相传鲁国编年史《春秋》包括这一段时间而得名。现在一般把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代。春秋时代涌现出很多历史故事。(作定语) [构成]并列式:春+秋...
弓剑的意思:...
龟书的意思:(1).谓神龟负书。《文选·张衡<东京赋>》:“龙图授 羲 ,龟书畀 姒 。” 薛综 注:“《尚书》传曰:‘天与 禹 , 洛 出书,谓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 氏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 汤 武 以下,夫何足徵。” 明 杨慎 《观<论衡>有感衍其义为韵语》:“龙图天苞呈,龟书地符示。”《宋书·符瑞志上》:“ 洛 出“龟书”六十五字,是为《洪范》,此谓‘ 洛 岀“书”者也。’”参见“ 洛书 ”。(2).神龟所负之书。指“洛书...
海内的意思:[释义](名)古人认为我国疆土四面环海,因此称国境以内为海内。 [构成]偏正式:海(内 [例句]海内存知己。(作主语)...
何所的意思:何处。《史记·孝武本纪》:“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又不知其何所人。” 唐 韩愈 《感春》诗之一:“我所思兮在何所?情多地遐兮徧处处。” 宋 王安石 《胡笳十八拍》:“新人新人听我语:我所思兮在何所?”...
会稽的意思:(1).山名。在 浙江省 绍兴县 东南。相传 夏禹 大会诸侯于此计功,故名。一名 防山 ,又名 茅山 。《左传·哀公元年》:“ 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 。”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 禹 ﹞更名 茅山 曰 会稽 。”(2).郡名。 秦 置,今 江苏省 东部及 浙江省 西部地。《汉书·严助传》:“ 严助 , 会稽 吴 人。”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贺太傅 作 吴郡 ,初不出门, 吴 中诸强族轻之,乃题府门云:‘ 会稽 鸡,不能啼。’” 清 吴伟业 《过朱买...
九畴的意思:(1).畴,类。指传说中天帝赐给 禹 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即《洛书》。《书·洪范》:“天乃锡 禹 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极。” 孔 传:“天与 禹 , 洛 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于九。 禹 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 马融 注:“从‘五行’已下至‘六极’,《洛书》文也。” 唐 张说之 《开元正历颂》:“龟易八封,龙书九畴。” 唐 张钦敬 《洛出书》诗...
梅龙的意思:偃卧如龙形的老梅树。 宋 范成大 《梅谱》:“去 成都 二十里,有卧梅,偃蹇十餘丈,相传 唐 物也,谓之梅龙。” 宋 陆游 《大醉梅花下走笔赋此》诗:“终当骑梅龙,海上看春色。”自注:“梅龙,盖 蜀 苑中故物也。”...
冕旒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平成的意思:语出《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举八愷,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书·大禹谟》:“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后以“平成”谓万事安排妥帖。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赵翼 《岣嵝碑歌》:“黄熊九载绩弗效,圣子起任平成责。”...
祀礼的意思:祭祀的仪礼。《吕氏春秋·怀宠》:“民之所不欲废者而復兴之,曲加其祀礼。是以贤者荣其名,而长老説其礼,民怀其德。” 刘师培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是则韵语之文,虽匪一体,综其大要,恒由祀礼而生。”...
天池的意思:(1).海。《庄子·逍遥游》:“ 南冥 者,天池也。” 成玄英 疏:“大海洪川原夫造化,非人所作,故曰天池也。” 南朝 宋 王韶之 《殿前登歌》:“沔彼流水,朝宗天池。” 唐 韩愈 《应科目时与人书》:“天池之滨,大江之濆,曰有怪物焉。”(2).天上 仙界 之池。 唐 韩愈 《漫作》诗之一:“ 玄圃 珠为树,天池玉作砂。” 明 李东阳 《与李中舍应正同饮时旸邸》诗:“又如骤天马,雾鬣天池通。” 赵光荣 《里湖纪游》诗之四:“神物在天池,烟云与吞吐。”(3).指山顶之池。 唐 杜甫 《天池》诗:...
文治的意思:◎ 文治 wénzhì[achievements in culture and education]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汉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飨祀的意思:(1).祭祀。饗,通“ 享 ”。 汉 张衡 《东京赋》:“咸用纪宗存主,饗祀不輟。” 清 唐甄 《潜书·有归》:“縗麻饗祀,事死也。”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天问》:“ 夏桀 用鸿鵠的粪,玉鉉的鼎,来饗祀上皇。”(2).享受祭祀。饗,通“ 享 ”。 清 侯方域 《太常公家传》:“窃谓刑餘不宜近至尊,而况天神饗祀之地乎?”...
巡游的意思:◎ 巡游 xúnyóu[itinerate;tour] 到处游历;尤指巡回游历...
玉笥的意思:(1).华美的盛衣食之竹箱。 南朝 梁 刘孝威 《拟古》诗:“青铺緑璅琉璃扉,琼筵玉笥金缕衣。”(2).传说中的玉筐。《太平广记》卷三九七引《玉笥山录》:“天感其诚,乃降白玉笥置坛上。 武帝 遣使取之,至其坛,则飘风大震,捲玉笥而去。”(3).指帝祚。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其后金行受命,玉笥南迁。”(4).山名。在 湖南 湘阴县 东北,相传 屈原 放逐于此而作《九歌》,上有 屈子祠 。 南朝 梁 张缅 《南征赋》:“ 玉笥 登之而却老,金人植杖以尊泉。” 清 朱孝臧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