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妙寂寺(其二)赏析

题妙寂寺(其二)

宋 · 陈宓
百代公师墓,千年妙应林。
香随清昼永,山泣晚秋深。
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
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

注释

百代:指历史悠久。
公师:指有威望的老师或先贤。
妙应林:可能指寺庙或有灵验的地方。
清昼永:清晨的阳光漫长。
山泣:形容山仿佛在哭泣,表达哀愁之情。
列桂:排列成行的桂花树。
团风露:被晨露滋润的团团桂树。
高松:高大挺拔的松树。
耐古今: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过墙:越过围墙。
触目:映入眼帘。
倍伤心:更加令人感到心痛。

翻译

百代的宗师之墓,千年历史的奇妙感应林。
香气在清早的阳光中长久飘荡,山林在深秋的傍晚里显得更加哀伤。
排列整齐的桂树沐浴着风露,高大的松树历经岁月依然坚韧。
深夜月光越过围墙,每看到此景就让人心痛加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题妙寂寺(其二)》。诗中,诗人以"百代公师墓"和"千年妙应林"开篇,表达了对寺中先贤的敬仰与对古老寺庙历史的感慨。"香随清昼永"描绘了寺庙中香气缭绕,日长如年的宁静氛围,"山泣晚秋深"则通过自然景象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凄凉与庄重。

接下来的"列桂团风露,高松耐古今",诗人借桂树和高松象征着佛法的永恒与坚韧,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它们始终屹立不倒。最后两句"过墙深夜月,触目倍伤心",诗人通过深夜月光洒过院墙,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他更加感伤于历史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赞美了寺庙的悠久历史,又寓含了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的哲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