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出处:《送惠嵩上人住西山兰若》
宋 · 周弼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
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
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云:比喻孤独或超脱的人。乱山:形容山势杂乱或偏远的地方。
禅机:佛教用语,指领悟佛法的心境。
世网:比喻世俗的烦恼和束缚。
晓香:清晨的香气。
岩屋:岩石建造的小屋,可能指僧舍。
寒咒:寒冷时的诵经声,可能指僧侣的修行。
隐庐:隐士的住所,常指简朴的山居。
翻译
孤独的云朵没有固定的踪迹,再次进入纷乱的山中居住。已经平静了禅修的心境,任由尘世的纷扰变得稀疏。
早晨的香气从岩屋中飘出,寒冷的咒语声惊动了石潭里的鱼。
等我寻找诗的意境,就来看你坐在隐居的小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惠嵩上人前往西山兰若居住的情景。首句“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以孤云自比,表达惠嵩上人如云般自由自在,选择隐居深山之中,暗示其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次句“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进一步赞美上人的禅定生活,不为世俗纷扰所累,心境安稳,远离尘世的繁杂。
第三句“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通过描绘清晨山中岩屋的香烟缭绕和石潭边僧人对鱼的默念,展现了兰若的宁静与修行氛围。最后一句“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表达了诗人期待自己也能寻觅到这样的诗意境界,与朋友一同享受隐居的乐趣,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充分展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融合的审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敬仰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