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蕉窗夜雨
明 · 胡奎
碧窗数叶雨萧萧,绣佛镫前伴寂寥。
我亦静中听得惯,声尘都向耳根消。
我亦静中听得惯,声尘都向耳根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寂静夜晚,窗外细雨潇潇,室内一盏灯火映照着绣佛,诗人独自陪伴在这份孤寂之中。通过“碧窗数叶雨萧萧”一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雨滴敲打窗户的声音与灯火相伴,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的画面。接下来,“绣佛镫前伴寂寥”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内心的孤独,诗人似乎在这一片寂静中找到了某种寄托。
后两句“我亦静中听得惯,声尘都向耳根消”,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份静谧的适应与享受。在长时间的静默中,外界的声音逐渐被内心所接纳,甚至转化为一种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里的“声尘”可以理解为外界的喧嚣与杂音,而“耳根消”则意味着这些声音在诗人的内心世界中得到了净化和消融,最终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体验,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慰藉的过程。它不仅描绘了外在的景致,更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在追求精神境界上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