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淮浦歌三章为太仆杨敬之作(其二)赏析

淮浦歌三章为太仆杨敬之作(其二)

明 · 边贡
清淮蒲荻晚萧萧,浦口山明欲上潮。
七里正贪渔艇乐,九重无耐鹤书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河岸边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动态之美。首句“清淮蒲荻晚萧萧”以“清淮”点出地点,以“蒲荻”和“晚萧萧”渲染出一种秋日傍晚的静谧氛围,芦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接着,“浦口山明欲上潮”一句,将视线从河面转向远处的山峦,山色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亮,预示着潮水即将上涨,暗含着自然界的循环与力量。这两句通过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七里正贪渔艇乐”则将视角拉回到近处,描绘了一幅渔民在河面上忙碌捕鱼的场景,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之中,或许并未察觉到外界的变化。这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画面,也隐喻了生活的简单与满足。

最后一句“九重无耐鹤书招”,转而表达了一种无奈与期待的情感。在古代,鹤书常指朝廷的诏令或任命,这里可能象征着对权力或命运的渴望与无奈。这句话似乎在说,即便在远离尘嚣的河畔,也无法完全摆脱来自远方的召唤,无论是对权力的追求,还是对命运的顺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同时也蕴含了对权力与命运的复杂情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