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梁公智李袭美赴平公西庄看荷花
明 · 欧大任
夏木古城烟,蝉声昼可怜。
觞来僧共里,笔授客谈边。
翠盖围山幌,红衣净法筵。
从知心不染,于此学逃禅。
觞来僧共里,笔授客谈边。
翠盖围山幌,红衣净法筵。
从知心不染,于此学逃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荷塘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夏木古城烟”以“夏木”点明季节,以“古城烟”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古老的城市中,夏日的树木与轻烟交织,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接着,“蝉声昼可怜”一句,通过夏日特有的蝉鸣,渲染出白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喜爱。
“觞来僧共里,笔授客谈边”两句,描绘了人们在荷塘边聚会的情景。僧人与客人共同举杯畅饮,笔墨交流间,既有宗教的沉静,又有文人的雅趣,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翠盖围山幌,红衣净法筵”则进一步描绘了荷塘的景色。翠绿的荷叶如同翠绿的伞盖,围绕着山间的窗户,而盛开的荷花则如同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清净庄严地布置在法会上,既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最后,“从知心不染,于此学逃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心灵的净化。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的心灵得以洗涤,仿佛学会了逃离尘世的烦恼,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荷塘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