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六日夜独酌思归四首(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楼前春水欲生蛙,楼上无眠夜忆家。
官道靴鸣知有雨,故溪船去好移花。
耆年极荷神祇借,直性难禁世俗哗。
便可真归不须梦,烂烹新笋煮新茶。
官道靴鸣知有雨,故溪船去好移花。
耆年极荷神祇借,直性难禁世俗哗。
便可真归不须梦,烂烹新笋煮新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夜思归的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深切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楼前春水欲生蛙”一句,以蛙声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紧接着,“楼上无眠夜忆家”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夜不能寐,思念家乡的情感。
“官道靴鸣知有雨”通过官道上的靴声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里的雨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述,也可能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波动。下句“故溪船去好移花”则展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乘船远离尘嚣,寻找一处桃源之地。
“耆年极荷神祇借”中的“耆年”指的是暮年,“极荷”则是形容岁月悠长,而“神祇借”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某种精神寄托的需要,这里的“借”字用得非常含蓄。接下来的“直性难禁世俗哗”则表现了诗人性格直接,但又不得不面对世俗纷争的心境。
最后两句“便可真归不须梦,烂烹新笋煮新茶”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真正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生活,不需要再有无谓的幻想。新笋、新茶都是春天的象征,这里的描述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沉的乡愁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