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七十四)
明 · 释函是
不是远人迹,都缘避世誉。
经行苔径没,燕坐草堂虚。
生死当知处,浮沤岂易除。
年来消息断,惭愧客情疏。
经行苔径没,燕坐草堂虚。
生死当知处,浮沤岂易除。
年来消息断,惭愧客情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深居简出,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不是远人迹,都缘避世誉”两句,表达了这位僧人之所以远离人群,并非因为距离遥远,而是出于对世俗名利的避让。接着,“经行苔径没,燕坐草堂虚”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场景,苔径无人踏过,草堂空无一人,营造出一种静谧、清幽的氛围。
“生死当知处,浮沤岂易除”两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死问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间浮华难以摆脱的感慨。最后,“年来消息断,惭愧客情疏”表达了随着时间的流逝,与外界的联系逐渐减少,内心感到的愧疚和孤独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尘世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