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十五
结习未尽者,天华著千百。
真意茹巨鲠,长夜唯酂白。
弥谤用哗鬼,贻统甚重惜。
词语解释
长夜的意思:◎ 长夜 chángyè(1) [endless (long) night]∶漫长的黑夜长夜沾湿何由彻。——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 [miserable days]∶比喻黑暗的时代长夜难明赤县天。——毛泽东《浣溪沙》(3) [all night]∶整夜;彻夜长夜之饮...
梵迹的意思:(1).佛寺的墟迹。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肸蠁灵兆,丘墟梵迹。”(2).指佛像。《法苑珠林》卷二三:“ 隋 时有 阿弥陀佛 五十菩萨像者,西域 天竺 之瑞像也……时有 北齐 画工 曹仲达 者,本是 曹国 人,善於丹青,妙画梵迹,传模西瑞,京邑所推。”...
结习的意思:(1).佛教称烦恼。《维摩经·观众生品》:“时 维摩詰 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説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南朝 梁 沉约 《<内典>序》:“孤策独騖,莫知所限;结习纷纶,一随理悟。” 宋 苏轼 《再和杨公济梅花》之一:“结习已空从著袂,不须天女问云何。” 清 龚自珍 《观心》诗:“结习真难尽,观心屏见闻。”(2).多指积久难除之习惯。《花月痕》第十回:“所幸诗文嗜好,结习已深,倘得问字学书,当亦...
千百的意思:极言其多。 晋 左思 《吴都赋》:“缔交翩翩,儐客弈弈。出躡珠履,动以千百。”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殊不知戏场脚色,止此数人,便换千百个姓名,也只此数人装扮。” 茅盾 《子夜》十四:“他觉得四面八方有千百条毒眼光射到他身上。”...
三宅的意思:指上古时常伯、常任、準人三种官职。《书·立政》:“宅乃事,宅乃牧,宅乃準,兹惟后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职官·三宅》:“宅乃事,常任;宅乃牧,常伯;宅乃準,準人。”...
天华的意思:见“ 天花 ”。...
贻统的意思:把基业传给后世子孙。《文选·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拓世貽统,固万叶而为量者也。” 吕延济 注:“貽,遗。统,绪也。”...
议礼的意思:谓议论礼制。《礼记·中庸》:“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 郑玄 注:“礼,谓人所服行也。” 朱熹 集注:“礼,亲疏贵贱相接之体也。” 宋 袁燮 《资政殿大学士赠少师楼公行状》:“丞相言议礼之地,最要得人。” 明 王祎 《唐五礼序》:“是用为之序论,以著其説,庶议礼之家,得以慎所择焉。”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惟两 汉 议礼之文,博引数説,以己意折衷,近於考据。”...
义民的意思:(1).贤人;笃义之民。《书·多方》:“惟天不畀纯,乃惟以尔多方之义民,不克永于多享。” 蔡沉 集传:“义民,贤者也。”(2).谓起义抗暴之民。 清 夏燮 《中西纪事·粤民义师》:“ 道光 二十一年夏, 粤东 义民创洋人于 萧关 三元里 。”(3).邪曲之人。《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下》:“义与俄同,衺也。言 夏 先王谋勉用大顺之德,然后居贤人於官而任之,则三宅皆无倾衺之民也。”(4).见“ 义士 ”。(5).旧称某些被歧视为贱族的民户。 孙...
在三的意思:《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北齐书·徐之才传》:“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尊道成德,严师其难哉。故在三之礼,极乎君亲,而师也参焉。”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
真意的意思:◎ 真意 zhēnyì(1) [genuine meaning]∶真实的意义生命的真意(2) [true regard]∶真实的心意真心真意(3) [original idea]∶真实的意思;本意他说的并不是我的真意...
重惜的意思:十分珍惜。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圣朝开弘旷荡,重惜民命,诛在一人,与众无忌。”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陛下安得不以俭约为师,奢靡为戒,重惜国用,以狥民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