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苏公知杭州
宋 · 陈师道
平生羊荆州,追送不作远。
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
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
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
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岂不畏简书,放麑诚不忍。
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
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
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羊荆州:在荆州度过一生。追送:离别。
简书:文书、命令。
麑:幼鹿。
一代:一个时代。
百年:一生、百年时光。
马口衔:比喻过去的职位或职责。
禁门键:宫廷大门的锁钥,比喻重要地位。
五月凉:五月间突然变凉。
中宵:半夜。
风帆:船帆。
目力短:视野有限。
江空:江面空旷。
岁年晚:岁月已晚,指年华逝去。
翻译
我一生都在荆州度过,离别时也不觉得路途遥远。难道我不害怕文书繁多,但放走幼鹿实在于心不忍。
一个时代难得有几人,百年之中又能遇见几次。
过去如同马口中衔着的缰绳,如今却成了宫廷大门的锁钥。
一场雨让五月变得清凉,半夜时分大江水涨满。
船帆视野有限,江面空旷,岁月流逝,年华已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送苏公知杭州》,通过对友人苏公离任荆州去往杭州任职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苏公的深深敬重和不舍之情。诗中“平生羊荆州”一句,可能是以羊比喻苏公在荆州的任职经历,寓意其温和有德。"追送不作远"则表达了诗人送别的深情,尽管路途遥远,但仍然亲自相送。
"岂不畏简书"暗示了苏公的清廉,即使面临文书繁多的压力,也坚持原则。“放麑诚不忍”进一步强调了苏公的仁慈,连放生小鹿都不忍心,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接下来的诗句“一代不数人,百年能几见”,高度赞扬了苏公的难得品质,认为像他这样的人才百年难遇。
"昔如马口衔,今为禁门键"运用比喻,将苏公比作关键人物,他的到来如同门锁上的钥匙,意义重大。"一雨五月凉,中宵大江满"描绘了送别的场景,五月雨后天气转凉,夜晚江水满溢,寓言苏公的到来将给杭州带来新的生机。
最后两句“风帆目力短,江空岁年晚”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目送苏公离去,心中充满期待与感慨,希望苏公能在杭州有所作为,同时也感叹时光匆匆,岁月易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苏公的钦佩和祝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