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昌谷诗
清 · 金学莲
诗人故伤心,伤心乃如此。
矧闻天上乐,那不少年死。
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
岂其赏音人,不及秋坟鬼。
矧闻天上乐,那不少年死。
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
岂其赏音人,不及秋坟鬼。
鉴赏
这首清代金学莲的《读李昌谷诗》表达了诗人对李昌谷诗歌风格的独特感受。首句“诗人故伤心”,直接揭示了诗人对李昌谷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共鸣,感受到他的内心痛苦。接着,“伤心乃如此”进一步强调这种情感深度,暗示李昌谷的诗歌可能触及了某种普遍的人性共鸣。
“矧闻天上乐,那不少年死”两句,诗人借用神话或隐喻,指出即使有如天籁般的艺术享受,也无法避免生命的终结,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李昌谷(李贺)以独特的才华闻名,但诗人认为,纵然他的诗歌才华横溢,也无法逃脱岁月和死亡的无情。
“一官但协律,商声变为徵”这里暗指李昌谷的诗歌创作,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他的诗歌从深沉转为激昂,如同乐曲中的商调转变为徵调,展现了他丰富多变的艺术风格。
最后两句“岂其赏音人,不及秋坟鬼”,诗人质疑,究竟是欣赏李昌谷诗歌的人无法理解其深层含义,还是连那些已经长眠于地下的人(秋坟鬼)更能体会其作品中的哀愁与深情?这既是对李昌谷诗歌的极高评价,也寓含了对后世读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深入挖掘和理解其作品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