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绛山书院图赏析

绛山书院图

明 · 徐庸
绛山高峨峨,绛水流汤汤。
山水出雄固,城池建封疆。
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
鸡犬自鸣吠,风俗多淳良。
爰有读书院,轮奂居中央。
青衿日济济,探讨攻文章。
岂惟惜一馀,亦乃明五常。
规模似邹鲁,时世逢虞唐。
学成致登用,高步纡岩廊。
而君昔此游,别来岁己长。
丹青写其图,以慰心遑遑。
怀土众所同,伟哉重义方。
作诗为赞美,攸久期播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徐庸对绛山书院的赞美之情。诗中首先描绘了绛山的壮丽景色和绛水的奔腾之态,随后点明山水之间孕育出的雄伟气势与坚固的城池,象征着稳固的封疆。接着,诗人通过“万家烟树迷”、“屋宇连垣墙”等描绘,展现了书院周边的繁华景象,鸡犬相闻,民风淳朴。

进一步,诗人提到书院内有学子济济一堂,他们勤奋学习,探讨学术,不仅追求知识的积累,更注重道德伦理的学习,体现了儒家的五常之道。书院的布局仿佛邹鲁之地,充满文化气息,又像是虞唐之时,充满了时代的韵味。诗人预见到学子们学成之后,将能步入朝廷,为国家效力。

最后,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在书院求学的日子,感叹时间的流逝。他通过画图的方式,将书院的美好景象记录下来,以此来慰藉内心的思乡之情。诗人认为,无论身处何地,怀念故乡的情感是普遍存在的,而书院的教育理念则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因此,他写下这首诗,希望它能够长久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