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沈凤峰二首(其一)
明 · 孙承恩
沈子趋朝日,同予被命年。
幸兹联桂楫,忽漫阻淮船。
望已秋台重,文将北斗悬。
经旬阻谈笑,逸思邈云川。
幸兹联桂楫,忽漫阻淮船。
望已秋台重,文将北斗悬。
经旬阻谈笑,逸思邈云川。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的《和答沈凤峰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沈子赴朝的情景,以及与之相关的感慨与期待。
首句“沈子趋朝日”,以“趋”字生动地展现了沈子急切前往朝廷的形象,仿佛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激动与对未来的憧憬。接着,“同予被命年”一句,诗人以“同予”自指,表达了与沈子共同受到朝廷征召的喜悦与荣幸之情。
“幸兹联桂楫”一句,运用了“桂楫”这一典故,象征着沈子与诗人一同乘坐的船只,如同桂树般珍贵,暗含了对此次出征的重视与期待。“忽漫阻淮船”则转折道来,暗示了行程中的意外变故,使得原本计划的旅程受到了阻碍,流露出一丝遗憾与无奈。
“望已秋台重”一句,通过“秋台”这一意象,预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沈子归期的遥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沈子早日归来、共赏秋色的美好愿望。“文将北斗悬”则以北斗星为喻,象征着沈子才华横溢,犹如星辰般璀璨,表达了对沈子才能的高度赞赏。
最后,“经旬阻谈笑,逸思邈云川”两句,点明了长时间未能与沈子相聚,心中充满了对谈笑风生时光的怀念与对远方美景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展现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雅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