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六)赏析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其六)

明 · 林光
疾风馀毁瓦,疏竹尚迎门。
贫识人情改,寒思士屋温。
一瓢终易足,四壁也难存。
浩荡春光满,何山不故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贫寒之中的生活景象与心境。首句“疾风馀毁瓦”以疾风过后残破的瓦片起笔,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生活的艰难与环境的恶劣。接着“疏竹尚迎门”,在破败中仍有一抹生机,疏落的竹子在风中摇曳,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贫识人情改,寒思士屋温。”这两句揭示了贫穷带来的社会变化,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在寒冷中,诗人渴望温暖,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慰藉。通过对比贫富之间的差异,表达了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一瓢终易足,四壁也难存。”一瓢饮水足以满足,但四壁却难以维持,形象地展现了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这不仅仅是对物质条件的描述,更蕴含了对精神追求的肯定,即使在极端贫困中,仍有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浩荡春光满,何山不故园。”春天的阳光洒满大地,万物复苏,但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体现了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家的深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寒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