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三首(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林朝崧
误著缝掖衣,治生失其道。
耻为洛阳贾,学种琅琊稻。
地方苦硗确,天灾忧旱涝。
岁歉家屡空,亲健贫亦好。
南陔采芳兰,北堂树萱草。
差胜潘黄门,母子长相保。
耻为洛阳贾,学种琅琊稻。
地方苦硗确,天灾忧旱涝。
岁歉家屡空,亲健贫亦好。
南陔采芳兰,北堂树萱草。
差胜潘黄门,母子长相保。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人林朝崧所作的《寄居三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误入仕途,未能坚守本业的悔悟,他选择放弃做洛阳的商人,转而学习琅琊地区的农耕技术。他感叹土地贫瘠,常受天灾困扰,生活艰辛,但即使年成歉收,家中贫困,他仍能保持乐观,认为只要家人健康,贫穷也显得美好。
诗人通过种植兰花和萱草,寓含了对家庭亲情的珍视,认为这比潘岳(西晋文学家,以孝闻名)那样的显赫地位更能保障母子平安。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朴素认知和对家庭和睦的深深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