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度居士
唐 · 姚合
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
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
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疲倦。颠狂:行为失常。
时辈:同辈的人。
轻欺:轻视并欺负。
盘餐:一日三餐。
弃嫌:抛弃嫌弃。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想法。
翻译
憔悴的王居士,行为疯狂不合时宜。上天赋予他贫困和疾病,同辈又常常轻视欺侮他。
他的茅屋年年借住,每日的饭菜也随着迁移变化。
他视官职如过眼云烟,只看重酒如同良师益友。
没有竹子就种芦苇观赏,堆叠石头模仿山峦。
安静的窗户边留下客人谈话,古寺中寻找僧人对弈。
寒风中的瘦马冻死,瘦弱的仆童因饥饿变得痴傻。
只有寻找像阮籍那样的知己,才能理解他深深的心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困顿、精神颠狂的士人形象,通过对其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他与世隔绝、心境萧索的情状。诗中“憔悴王居士,颠狂不称时”立意深刻,直接点出了主角的心理状态和社会地位的落差。接着,“天公与贫病,时辈复轻欺”表现了他遭受自然界和人世间的双重打击,孤立无援。
“茅屋随年借,盘餐逐日移”则透露了他的生活窘迫,无固定的居所和食物。这些生存困境与士人的身份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其内心的落寞感。诗人通过“弃嫌官似梦,珍重酒如师”一句,表达了士人对于过去荣耀的放弃和现实中的逃避心理。
在后面的几句中,“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寄情自然的情怀。而“静窗留客话,古寺觅僧棋”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氛围,士人通过与客人的交谈和寻找僧侣下棋来慰藉自己。
“瘦马寒来死,羸童饿得痴”是对生活艰辛的一种强烈写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面貌。最后,“唯应寻阮籍,心事远相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精神上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士人日常生活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内心世界丰富而又孤独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问题。诗中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