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惠州徐对庐先生诗集
不见千载下,仪型芬烈在。
洸洸东海徐,高议多忼慨。
填腹千卷书,玄珠自謦欬。
长歌出梅关,情驰六合内。
中夏知音满,何用求异代。
纷纷娴文辞,同时扬马辈。
咿呦夸其色,优孟拭残黛。
粤诗激如电,忧患逼四塞。
正声继往哲,变雅言益大。
岭南气蓊郁,此庐与天对。
夜分孤月生,清吟静众籁。
词语解释
变雅的意思:(1).《诗经》中《小雅》、《大雅》的部分内容,与“正雅”相对,一般是指反映 周 政衰乱的作品。《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诗·小大雅谱》:“《大雅·民劳》、《小雅·六月》之后,皆谓之变雅。” 孔颖达 疏:“《劳民》、《六月》之后,其诗皆王道衰乃作,非制礼所用,故谓之变雅也。”(2).引申指有真实内容而具讽世作用的作品。 唐 元稹 《上令狐相公诗启》:“江湖间为诗者,復相倣傚,力或不足,则至於颠倒语言,重复首尾……亦自谓为 元和 诗体,而司文者考变雅之由...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长歌的意思:(1).放声高歌。 汉 张衡 《西京赋》:“女娥坐而长歌,声清畅而蜲蛇。” 唐 李贺 《长歌续短歌》:“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髮。” 明 何景明 《赠郑佐》诗:“ 老郑 空同 客,长歌 北海 尊。” 清 邹容 《和西狩》:“目瞑负多久,长歌招国魂。”(2).篇幅较长的诗歌。 唐 司空图 《冯燕歌》:“为感词人 沉下贤 ,长歌更与分明説。”...
出梅的意思:梅雨季节结束。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 上海 刚刚出梅,即连日大热,今日正午,室中竟至九十五度。”...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芬烈的意思:(1).香气郁烈。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臣挑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 王嘉 《拾遗记·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故薰兰有质,物性无改,产乖本地,逾见芬烈,譬诸薑桂,岂因地而辛矣。”(2).喻功业盛美。 宋 薛季宣 《<东坡诗案>跋》:“终焉多芬烈。”...
纷纷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言论、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议论纷纷。(作谓语)落叶纷纷。(作谓语) (2) (形)(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青年们纷纷要求到边疆工作。(作状语) [构成]重叠式...
高议的意思:(1).高明的议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见 田駢 ,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 金门 ,各使苍生有环堵。”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2).指大发议论。《六韬·上贤》:“博闻辨词,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次则结綬 金马 之庭,高议 云臺 之上。”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京师交游,慎于高议。”...
高议的意思:(1).高明的议论。《战国策·齐策四》:“ 齐 人见 田駢 ,曰:‘闻先生高议,设为不宦,而愿为役。’”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 金门 ,各使苍生有环堵。”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诗:“高议参造化,清文焕皇猷。”(2).指大发议论。《六韬·上贤》:“博闻辨词,虚论高议,以为容美,穷居静处,而诽时俗,此奸人也。”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次则结綬 金马 之庭,高议 云臺 之上。” 宋 范仲淹 《与朱氏书》:“京师交游,慎于高议。”...
孤月的意思:指月亮。因明月独悬天空,故称孤月。 唐 王昌龄 《送人归江夏》诗:“晓夕双帆归 鄂 渚,愁将孤月梦中寻。” 宋 苏轼 《送小本禅师赴法云》诗:“孤月挂空碧,是身如浮云。” 宋 杨万里 《月下梅花》诗:“天恐梅花不耐寒,遣将孤月问平安。”...
何用的意思:(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
静众的意思:寺名。在今 四川省 成都市 。...
岭南的意思:◎ 岭南 Lǐngnán[south of the Five Ridges(the area covering Guangdong and Guangxi)provinces] 指中国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一带...
六合的意思:...
梅关的意思:古关名。 宋 时在 江西 大庾岭 上所置。为 江西 、 广东 二省分界处。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山语·梅岭》:“自驛至岭头六十里为 梅关 。从 大庾县 西南者,望关门两峯相夹,一口哆悬,行者屈曲穿空,如出天井。” 陈毅 《偷渡梅关》诗:“攀藤附葛君须记,万载 梅关 著劫灰。”...
千载的意思: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清吟的意思:清吟清吟 ...
謦欬的意思:◎ 謦欬 qǐngkài(1) [cough]∶咳嗽利喉曰謦欬——《通俗文》行路过者,稍顾视謦欬皆呵止也。——陆游《老学庵笔记》(2) [talk and laugh at]∶谈笑昆弟亲戚之謦欬。——《庄子·徐无鬼》隔颜色而可亲謦欬。——《清史稿》...
四塞的意思:(1).指四方屏藩之国。《礼记·明堂位》:“四塞,世告至。” 郑玄 注:“四塞,谓夷服、镇服、蕃服在四方为蔽塞者。”《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愿四塞来朝明帝,令戎客休施流浪。”(2).指四境皆有天险,可作屏障。《战国策·齐策一》:“ 齐 南有 泰山 ,东有 琅邪 ,西有 清河 ,北有 渤海 ,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鲍彪 注:“四面有山关之固,故曰四塞之国也。” 汉 班固 《东都赋》:“且夫僻界西 戎 ,险阻四塞,脩其防御,孰与处乎土中。”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你看千峯岳峙,万井云屯,南接 苍...
苏子的意思:紫苏和白苏的种子。可以入药、榨油。...
天对的意思:犹言配天。谓祭天地以祖先配享。《新唐书·黎干传》:“今 頎 、 崇敬 革天对,易祖庙,事之大者不稽于古,难以疑文僻説定之。臣官以諫为名,不敢不尽愚。”...
同时的意思:[释义](1) (副)表示动作行为在同一个时候发生。 (2) (连)表示进一层。学习的同时要注意身体。(连词表转折) [构成]偏正式:同(时...
往哲的意思:先哲;前贤。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 明 文徵明 《游幻住庵》诗:“兴怀往哲悲陈迹,每列空门损世情。”《诗刊》1978年第1期:“不师往哲学奸邪,妄詆先贤皆败类。”...
文辞的意思:[释义](1) (名)指文章的形式方面。 (2) (名)泛指文章。 [构成]偏正式:文(辞 [例句]这篇散文文辞优美。(作主语)[同音]文词...
蓊郁的意思:◎ 蓊郁 wěngyù(1) [(of plant) flourishing;lush;luxuriant]∶形容草木茂盛瞻玄云之蓊郁。——曹丕《感物赋》松柏蓊郁于山峰。——左思《蜀都赋》(2) [dense]∶浓密海雾多蓊郁...
玄珠的意思:(1).黑色明珠。 汉 刘向 《九叹·远逝》:“杖玉华与朱旗兮,垂明月之玄珠。”《南齐书·张融传》:“蟕蠵瑁蛑,綺贝绣螺。玄珠互綵,緑紫相华。” 元 王逢 《游昆山怀旧伤今》诗:“玄珠探 甓社 ,白马饮 浙水 。”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今日所谓识时之彦,为按其实,则多数常为盲子,寳赤菽以为玄珠。”(2).道家、佛教比喻道的实体,或教义的真谛。《庄子·天地》:“ 黄帝 游乎 赤水 之北,登乎 崑崙 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陆德明 释文:“玄珠, 司马 云:‘道真也。’” 晋 支遁 《咏...
雅言的意思:◎ 雅言 yǎyán[earnest advice] 正言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诸葛亮《出师表》...
扬马的意思:汉 代文学家 扬雄 和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练字》:“故 陈思 称 扬 马 之作,趣幽旨深。” 唐 李端 《赠何兆》诗:“文章似 扬 马 ,风骨又清羸。” 明 张居正 《范比部鲁工部洪山人夜过得龙字》诗:“海南文章几 扬 马 ,天涯笑语自人龙。”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三:“职方郎中 孙樵 ,有 扬 马 之文;前进士 司空图 ,有 巢 许 之风。”...
夜分的意思:◎ 夜分 yèfēn[midnight] 夜半...
遗爱的意思:(1).谓遗留仁爱于后世。《国语·晋语二》:“死必遗爱,死民之思,不亦可乎?”《汉书·叙传下》:“淑人君子,时同功异。没世遗爱,民有餘思。” 唐 王维 《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一门而鳧舃,皆为政以德,遗爱在人。” 明 何景明 《送石令之广济》诗:“知君忠孝志,遗爱 楚 人间。”(2).指留于后世而被人追怀的德行、恩惠、贡献等。《后汉书·西南夷传·邛都》:“天子以 张翕 有遗爱,乃拜其子 湍 为太守。” 晋 陶潜 《影答形》诗:“立善有遗爱,胡可不自竭。”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
咿呦的意思:象声词。多形容啼呼、鸣叫、摩擦等声。 宋 欧阳修 《和梅龙图公议谢鹇》:“咿呦山鹿鸣,格磔野鸟啼。”...
异代的意思:(1).后代,后世。《文选·班固<幽通赋>》:“ 虞 《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於千载;素文信而厎麟兮, 汉 賔祚于异代。” 李周翰 注:“賔祚,谓礼其后祚也。异代,谓 汉 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大丈夫不能立功业,为异代之所称,岂可夺人爱姬,为己之嬉娱。”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 浚 终不得侑食,则 浚 在当时已有定论矣。岂有见摈於本国,而崇祀於异代者。”(2).指后世之人。 唐 李咸用 《览文僧卷》诗:“虽无先圣耳,异代得闻《韶》。”(3).不同时代;不...
仪型的意思:同“ 仪刑 ”。1.做楷模,做典范。《元典章·礼部三·祭祀》:“已上係自古忠义直烈,仪型后世,赞扬风化者,故歷代载於祀典。” 清 曾国藩 《送唐先生南归序》:“考乎其从游之徒,则践规蹈矩,仪型乡国。”(2).楷模;典范。 宋 苏轼 《次韵张安道读杜诗》:“简牘仪型在,儿童笺刻劳。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 明 薛蕙 《送杨石斋》诗:“事业存钟鼎,仪型照简编。”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故凡其意之所及,笔之所书,无不诚心佩服,奉为仪型。”(3).仪容。 宋 苏轼 《滕达道挽词》之二:...
忧患的意思:◎ 忧患 yōuhuàn[suffering;misery;hardship] 忧虑、祸患生于忧患。——《孟子·告子下》...
优孟的意思:◎ 优孟 Yōu Mèng[another name of Youling] 优伶名孟,春秋时代楚国艺人。擅长滑稽讽谏。楚国的宰相孙叔敖死,他的儿子很穷,砍柴为生。于是优孟穿戴上孙叔敖的衣服帽子,模仿其神态,摇头而歌,楚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优孟趁机讽谏,庄王终于把封地给了孙叔敖之子...
与天的意思:谓凡合乎天道者,则得天助。《国语·越语下》“持盈者与天” 韦昭 注:“与天,法天也。”《管子·形势》:“持满者与天。” 尹知章 注:“能持满者,则与天合。”《史记·越王句践世家》:“持满者与天。” 司马贞 索隐:“与天,天与也。言持满不溢,与天同道,故天与之。”...
月生的意思:生日。《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杜子中 与 闻俊卿 同年,又是 闻俊卿 月生大些。”《何典》第七回:“﹝ 活死人 ﹞便眉花眼笑的盘问他姓名、里居、年纪、月生,要送他回去。”...
正声的意思:(1).纯正的乐声。《荀子·乐论》:“正声感人而顺气应之。” 唐 刘肃 《大唐新语·极谏》:“百戏散乐,本非正声,此谓淫风,不可不改。” 章炳麟 《辨诗》:“ 隋 世 龟兹 乐盛行閭閈, 文帝 尚云‘无復正声,不祥之大’。”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2).谓符合音律的标准乐声。《六韩·五音》:“宫、商、角、徵、羽,此其正声也。”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尔乃理正声,奏妙曲,扬《白雪》,发《清角》。”《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窃以律吕旋宫之法,既定以...
知音的意思:◎ 知音 zhīyīn(1)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古代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他寄托的心意子期死, 伯牙绝弦,以无知音者。——《列子·汤问》(2) 后来用知音称知己,能赏识的人(3)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知心朋友...
中夏的意思:◎ 中夏 Zhōngxià[China] 中国;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