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六)
明 · 沈鍊
玄女蓬其首,感悟轩辕辞。
降世示兵诀,精微谁能知。
糟粕遗六韬,孙子何支离。
天地有妙略,黄石非吾师。
冲虚契真际,车马八极驰。
大道自底定,嘈嘈徒尔为。
降世示兵诀,精微谁能知。
糟粕遗六韬,孙子何支离。
天地有妙略,黄石非吾师。
冲虚契真际,车马八极驰。
大道自底定,嘈嘈徒尔为。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十首(其二十六)》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军事策略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句“玄女蓬其首”,以玄女的形象开篇,蓬头散发,暗示玄女的神秘与超凡脱俗。接着“感悟轩辕辞”一句,提到轩辕,即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象征着智慧与权威。这表明诗人认为玄女的智慧和启示来自于黄帝的教诲。
“降世示兵诀,精微谁能知”两句,进一步阐述玄女降临人间,传授兵法秘诀,但这些高深莫测的知识,却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敬畏,同时也表达了对真正理解与实践这些知识的渴望。
“糟粕遗六韬,孙子何支离”中,“六韬”是古代兵书,而“孙子”则指《孙子兵法》,这两者都是军事策略的经典之作。诗人在这里批判了将这些宝贵知识视为无用之物的行为,强调了它们的价值和重要性。
“天地有妙略,黄石非吾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宇宙智慧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智慧并非来自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存在于天地之间,需要个人去领悟和探索。
最后,“冲虚契真际,车马八极驰。大道自底定,嘈嘈徒尔为”四句,诗人以“冲虚”形容内心的空灵与纯净,认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在于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洞察。同时,他强调了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顺应大道,才能达到真正的自由与和谐,而非外在形式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智慧、真理、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传统知识的反思与批判,体现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