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安公房问法赏析

安公房问法

唐 · 张继
流年一日复一日,世事何时是了时。
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

拼音版原文

liúniánshìshìshíshìleshí

shìxiàngdōnglínwènchánbǎiqiǎnjiāngxīnxuéliú

注释

流年:岁月。
一日复一日:一天又一天。
世事:世间的事物。
何时:什么时候。
了时:结束的时候。
东林:指东林寺,佛教禅宗重要道场。
禅伯:禅师中的长者或大师。
遣:派遣,请求。
心地:内心,心境。
学琉璃:比喻净化心灵,使其透明如琉璃。

翻译

时光一天接着一天流逝,世间的事情何时才能有个尽头。
试着向东林的禅师询问,能否教导我如何让心灵如琉璃般清澈无暇。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安公房问法》,其中流露的是诗人对时间易逝、世事无常以及对禅学修行的一种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超脱,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情操。

"流年一日复一日"表达了时间流逝不息的感慨,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着,带走了岁月的痕迹。"世事何时是了时"则表明诗人对世间纷扰无常的忧虑,似乎在寻求一种超脱世俗的安宁。

而接下来的两句"试向东林问禅伯,遣将心地学琉璃"则显示出诗人对于佛法的探究与追求。这里的“东林”指的是寺庙或僧人的居所,“禅伯”是对僧侣的一种尊称,而“遣将心地学琉璃”则是在表达要用心去学习和领悟佛教中的智慧,"琉璃"在这里象征着清净无瑕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和对禅法的探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与内心平静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