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二三三)
唐 · 寒山
劝你三界子,莫作勿道理。
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
世间浊滥人,恰似黍黏子。
不见无事人,独脱无能比。
早须返本源,三界任缘起。
清净入如流,莫饮无明水。
理短被他欺,理长不奈你。
世间浊滥人,恰似黍黏子。
不见无事人,独脱无能比。
早须返本源,三界任缘起。
清净入如流,莫饮无明水。
注释
三界子:世间众生。勿道理:执着道理。
理短:道理薄弱。
被他欺:被他人欺压。
理长:道理强大。
不奈你:无法控制你。
浊滥人:浑浊的人。
黍黏子:比喻浑浊的人。
无事人:无所事事的人。
无能比:难以相比。
本源:根本。
任缘起:一切皆由缘起。
清净:内心清净。
如流:像流水。
无明水:迷惑无知的水。
翻译
我劝你这世间的众生,不要执着于道理。道理薄弱时会被他人欺压,道理强大时又无法控制你。
世上浑浊的人,就像黏黏的黍米粒。
你看不到无所事事的人,他们与无能之人难以相比。
应当尽早回归根本,明白一切皆由缘起。
保持内心的清净,像流水般自然流动,切勿饮用迷惑无知的水。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寒山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或弟子的劝诫之言。诗中的“三界子”可能指的是修行者或有道德追求的人,“勿道理”则是告诫他们不要过于强调或争辩道理,因为道理若是短浅,则容易被人欺骗;若是长远,自己又难以忍耐。
接下来的“世间浊滥人,恰似黍黏子”用比喻的手法,将世人比作粘黏的黍黏子(一種黏性強的植物),形象地描绘了人与人之间难以分离、互相牵制的情状。
“不见无事人,独脱无能比”则表达了一种对世间纷争和忙碌的反思,认为那些不为外物所扰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自在的人。
诗歌后半部分“早须返本源,三界任缘起”劝诫人们应该尽快回归到自己的本源,即内心的宁静和清明,不被外界纷杂牵绊。三界可以理解为指佛教中的欲界、色界和无色界,这里用来比喻世间各种因缘。
“清净入如流,莫饮无明水”则进一步强调了保持内心的清净,不要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如同流水般自然而然,不要去饮用那些会让人迷失方向的“无明水”。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深刻的洞察力和简洁的语言,探讨了人生修行与内心清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