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姚秀才弃举业,为道士于升州
元 · 郑元祐
娟娟月出敬亭山,曾照书声竹树间。
澹墨何须题雁塔?扁舟先已过龙湾。
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
水驿花开笑相问,澹波谁似白鸥闲?
澹墨何须题雁塔?扁舟先已过龙湾。
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
水驿花开笑相问,澹波谁似白鸥闲?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宣城姚秀才弃举业,为道士于升州》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月夜景象。首句“娟娟月出敬亭山”,以月亮的升起和敬亭山的静谧相互映衬,展现出夜晚的清幽。接着,“曾照书声竹树间”回忆起秀才过去在竹林中读书的时光,暗示了他对世俗生活的留恋。
“澹墨何须题雁塔?”诗人以淡然的笔触,表达了秀才放弃科举,无需再在名利之路上留下痕迹的决心。后两句“扁舟先已过龙湾”则描绘他乘舟离去,暗示着一种超脱尘世的逍遥。
“仙人观阙云端见,帝子笙箫月下还”运用神话般的意象,描绘秀才如同仙人般在云端之上,笙箫声在月下回荡,流露出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归宿感。
最后,“水驿花开笑相问,澹波谁似白鸥闲?”以花开的欢笑和白鸥的悠闲,进一步渲染出秀才选择的隐逸生活是多么的自在与宁静。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和人物心境的描绘,赞美了姚秀才放弃仕途,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