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到官郡□之馀即新众乐亭为州人游观之所因成拙句赏析

到官郡□之馀即新众乐亭为州人游观之所因成拙句

宋 · 方希觉
重寻佳景冠南州,天与邦人作胜游。
百尺台成偏得月,四时花放不知秋。
当轩叠嶂高还下,傍槛长溪咽复流。
只道使君能共乐,有谁能会使君忧。

翻译

再次寻找美景,超越了南方各州,上天赐予百姓欢乐的游乐场所。
百尺高的平台独享月色,四季花开如春,忘记了秋天的到来。
亭前的山峦起伏有致,溪水在栏杆旁潺潺流淌,时而低沉,时而流畅。
只以为使君能与民同乐,却不知谁能让使君忧虑。

注释

重寻:再次寻找。
佳景:美景。
冠:超过。
南州:南方各州。
天与:上天赐予。
邦人:百姓。
作胜游:欢乐的游乐。
百尺台:百尺高的平台。
偏得月:独享月色。
四时花放:四季花开。
不知秋:忘记了秋天。
当轩:亭前。
叠嶂:起伏的山峦。
长溪:长溪。
咽复流:时而低沉,时而流畅。
只道:只以为。
使君:使君(古代对地方官员的尊称)。
共乐:与民同乐。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官郡的旅游活动,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友人共享乐趣的期待。首句“重寻佳景冠南州”表达了对美好风光的再次追寻,这里的“冠南州”指的是最美丽的地方,显示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接着,“天与邦人作胜游”则表现了大自然与人们共同享受旅途乐趣的情景,天气晴好,与同行的人们一同在大自然中漫游,是一种难得的美好体验。

“百尺台成偏得月”描绘了一种独特的景象,那就是高台之上,只能看到一部分的明月,这可能是由于其他障碍物遮挡了视线,或者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观察到的特殊景致。紧接着,“四时花放不知秋”则展示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那就是在这个地方,无论何时都有鲜花盛开,以至于难以分辨出秋天的到来。

“当轩叠嶂高还下”和“傍槛长溪咽复流”两句,分别描绘了山峰的层叠和溪水的曲折流淌,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地貌的细腻观察。

最后,“只道使君能共乐,有谁能会使君忧”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们共同享受这份美好的心愿,同时也包含了一种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希望能够分享彼此的快乐,也能感同身受对方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深刻体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