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赏析

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

宋 · 陆游
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
嶓冢之山高插天,汉水滔滔日东去。
高皇试剑石为分,草没苔封犹故处。
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
我时在幕府,来往无晨暮。
夜宿沔阳驿,朝饭长木铺。
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
孤儿寡妇雠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
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
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
从骑三千皆秦人,面青气夺空相顾。
国家未发渡辽师,落魄人间傍行路。
对花把酒学酝藉,空辱诸公诵诗句。
即今衰病卧在床,振臂犹思备征戍。
南人孰谓不知兵,昔者亡秦楚三户。

注释

孤云:形容云彩孤独。
九井:泛指多口井,象征难以通过的地方。
嶓冢:古代山名,象征高远。
汉水:长江支流,此处指其东流。
高皇:指汉高祖刘邦。
投袂:挥袖,形容动作迅速。
戈:古代兵器,类似长柄斧。
三户:比喻虽力量微弱,但坚韧不屈。

翻译

孤零零的云彩像羊角难以行走,遥望九口井也无法渡过。
嶓冢山高耸入天际,汉水滔滔东流不息。
高皇帝曾在此试剑,石痕犹在,杂草掩盖苔藓,依旧可见。
将坛历经千年风雨,山坡崎岖,似乎仍有神灵守护。
那时我在军帐中,无论早晚,频繁往来。
夜晚在沔阳驿站歇息,清晨在长木铺吃早饭。
雪中畅饮直到酒坛空,踏雪猎杀山林中的狐狸和兔子。
北方山中有猛虎,吞噬人命无数。
孤儿寡妇的仇恨无法报复,日落时分,旅人畏惧风声。
听到此事,我霍然起身,大声疾呼,声音传百步。
挥舞着戈矛向前冲,如同人立的猛虎,吼声震裂山崖,鲜血如注。
三千随从都是秦地人,面色苍白,神情紧张地互相望着。
国家尚未派遣渡辽的军队,我在世间漂泊,无处安身。
对着花儿饮酒,模仿文雅,却徒然让各位吟诵诗句。
如今我老病缠身,躺在床上,仍挥动双臂,怀念征战岁月。
南方人谁说不懂兵法?从前楚国虽亡,但遗民尚存,犹如三户之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梦境中游历南郑道中的情景,充满了神秘与壮丽的意象。"孤云两角不可行,望云九井不可渡",以云的奇特形态象征道路艰险。嶓冢山高耸入天,汉水滔滔东流,展现了自然的雄浑。诗人回忆高皇试剑的历史遗迹,暗示着英雄豪情。

"将坛坡陀过千载,中野疑有神物护",表达出历史的沧桑和神秘力量。诗人描述自己在幕府的忙碌生活,以及夜晚在沔阳驿的住宿和白天的狩猎,展现出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冒险。

"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渲染出环境的凶险,孤儿寡妇的悲剧令人悲愤。诗人挺身而出,"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展现英勇无畏的精神。跟随的秦人被他的气势所震慑,而国家尚未出师渡辽,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

最后,诗人感叹南人并非不懂军事,暗寓秦末楚地虽败犹存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激昂,既有个人的边塞经历,又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