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六十九首(其三十一)
宋 · 释道宁
琉璃殿上,古佛舒光。
明月堂前,昙华布影。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华藏门开,任君瞻仰。
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
或放或收,处处毗卢境界。
不舒不卷,寂尔无根。
不放不收,是真常住。
丝毫无碍,统摄圣凡。
自利兼他,古今不坠。
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
明月堂前,昙华布影。
不用南询弥勒,何须东觅文殊。
华藏门开,任君瞻仰。
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
或放或收,处处毗卢境界。
不舒不卷,寂尔无根。
不放不收,是真常住。
丝毫无碍,统摄圣凡。
自利兼他,古今不坠。
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佛教禅境画面。"琉璃殿上,古佛舒光",形象地展现了佛像在华丽的殿堂中散发出智慧之光,象征着佛法的普照。"明月堂前,昙华布影",则以昙花的短暂开放隐喻佛法虽瞬息万变,却永恒如月光。
诗人强调无需向外寻求佛的指引,因为"华藏门开,任君瞻仰",意味着佛法的大门对所有人心灵开放,可以自行领悟。"或舒或卷,尘尘普现色身",表达的是佛法无边,随缘显现于世间万物之中。"不舒不卷,寂尔无根",揭示了佛法的空性与寂静,无始无终。
"不放不收,是真常住",强调佛法的真实性和恒久不变。"丝毫无碍,统摄圣凡",表明佛法无所不容,既利己又利他,超越时空。最后两句"夜半不须敲玉户,天明凤子笑衔花",以神秘而祥和的景象结束,寓意修行者在任何时刻都能感受到佛法的温暖和喜悦。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宗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引导读者体悟佛法的广大与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