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责己既已周,责人斯无嫌。
水清无大鱼,此言诚詹詹。
污潴蚊蚋聚,暗陬蛇蝎潜。
哀哉市宽大,徒以便群佥。
烛之以至明,律至以至严。
为善必有达,为恶必有歼。
由来狂与狷,二德常相兼。
词语解释
暗陬的意思:黑暗的角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锦瑟》:“生亦过墙,见主婢伏於暗陬。” 茅盾 《动摇》八:“春的气息,吹开了每一家的门户,每一个闺闼,每一处暗陬,每一颗心。”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四:“明亮的灯光洋溢在这小小的房间内,找不出半个阴森森的暗陬。”...
持身的意思:◎ 持身 chíshēn[exercise proper restraints] 对自身言行的把握;要求自己持身严格...
处事的意思:[释义](动)处理事务。 [构成]动宾式:处|事 [同音]处世、处士...
二德的意思:(1).指仁与信。《左传·哀公七年》:“民保於城,城保於德。失二德者危,将焉保?” 杜预 注:“二德,信与仁也。”(2).指阴阳二气。因阴阳二气有生养化育之盛德,故称。《宋书·颜延之传》:“人者兆气二德,禀体五常。二德有奇偶,五常有胜杀,及其为人,寧无叶沴。”...
既已的意思:(1).已经。《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晋 陆机 《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随年侵。”(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 《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 ,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 、 蓟 、 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3).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
宽大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面积或容积大。 (2) (形)对犯错误或犯罪的人;从宽处理。 [构成]并列式:宽+大 [例句]政策宽大。(作谓语)宽大处理。(作状语)[反义]狭小、窄小...
蛇蝎的意思:[释义](名)比喻狠毒的人。 [构成]并列式:蛇+蝎 [例句]蛇蝎之心。(作定语)...
事期的意思:指会盟的日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 杜预 注:“先 澶渊 二月往朝,以听会期。”...
为善的意思:犹行善。《书·泰誓中》:“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国语·齐语》:“夫是,故民皆勉为善。” 南朝 梁 刘孝标 《辩命论》:“为善一,为恶均,而祸福异其流,废兴殊其迹。”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劝使为善,诫使勿恶。”...
蚊蚋的意思:亦作“螡蚋”。1.蚊子。 唐 项斯 《遥装夜》诗:“蚊蚋已生团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 清 唐孙华 《秋雨不止书闷》诗:“梧竹清有声,螡蚋跡如扫。”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这支七个人组成的小分队,在草丛里忍受着密密的蚊蚋的侵袭,直到凌晨三点多钟,还不见敌人的影子。”(2).比喻坏人。 唐 韩愈 《与鄂州柳中丞书》:“比常念 淮 右以靡弊困顿三州之地,蚊蚋蚁虫之聚,感兇竪喣濡饮食之惠,提童子之手,坐之堂上,奉以为帅。”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人物通称》:“蚊蚋亦名白鸟。 杜 寄 刘峡...
污潴的意思:亦作“汚瀦”。1.积水的洼地。 唐 薛能 《秋雨》诗:“有形皆霢霂,无地不污瀦。”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钱塘老僧》:“吾乡羣蛙之受钓,发端自汝。今污瀦所产,万计皆空,暴殄天物如此,将招业报。” 郭沫若 《文艺论集·文学的本质》:“有的又跑到碧绿的汚潴边上去考察,就说水是色清而有臭。”(2).即污池。古代一种严厉的刑罚。《晋书·刑法志》:“至於谋反大逆,临时捕之,或污瀦,或梟葅,夷其三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濬》:“毁 劭 东宫所住斋,污瀦其处。” 唐 陆贽 《论替换李楚琳状》:“按以典法,是宜污瀦...
无嫌的意思:(1).无可嫌疑处;没有疑忌。《礼记·坊记》:“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列,使民无嫌,以为民纪者也。” 郑玄 注:“嫌,嫌疑也。”《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公﹞以﹝ 毕諶 ﹞为相”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此上下相疑之秋也,虽以无嫌待之,犹惧未信;如有所除,则谁不自危?” 唐 杜甫 《送张十二参军赴蜀州》诗:“皇华吾善处,於汝定无嫌。” 宋 曾巩 《过介甫归偶成》诗:“结交谓无嫌,忠告期有补。”(2).犹无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鱼鲊》:“作裹鮓法……有茱萸、橘皮则用,...
相兼的意思:(1).互相并吞。《史记·李斯列传》:“自 秦穆公 以来, 周 室卑微,诸侯相兼, 关 东为六国, 秦 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2).合并。 宋 苏舜钦 《上集贤文相书》:“遂与同监院 刘巽 ,出俸钱十緡,又於寻常公用卖故纸钱四五十索,相兼使用。”(3).相同。《后汉书·王符传》:“故四友虽美,能不相兼。” 李贤 注:“《尚书大传》:‘ 孔子 曰:“ 文王 得四臣, 丘 亦得四友。”’谓 回 也为胥附, 赐 也为奔走, 师 也为先后, 由 也为御侮,其能各不同也。”...
以至的意思:◎ 以至 yǐzhì(1) [down to;up to]∶表示延伸以至诸峰之顶。——宋· 沈括《梦溪笔谈》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2) [so that…,to such an extent as to ]∶表示结果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以便的意思:◎ 以便 yǐbiàn(1) [so that;so as to;with the aim of]∶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使下文所说的目的容易实现说话清楚些,以便听懂你的意思(2) [with an eye to;in order that;in order to;so as to]∶为了有利于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史记·魏公子列传》...
由来的意思:◎ 由来 yóulái(1) [origin](2) 事情发生的原因(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由来已久...
詹詹的意思:言词烦琐、喋喋不休的样子。《庄子·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成玄英 疏:“詹詹,词费也。” 姚华 《曲海一勺》:“立言者鶩高,读书者好奇,与其詹詹,毋寧炎炎。”...
至明的意思:(1).极贤明。《荀子·正论》:“天下者……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汉书·文帝纪》:“昔先王远施不求其报,望祀不祈其福,右贤左戚,先民后己,至明之极也。” 宋 叶适 《国子祭酒李公墓志铭》:“尹言过矣。上至明,岂重 逻 轻尹哉!”(2).以指贤明的君主。 宋 范仲淹 《用天下心为心赋》:“至明在上,无远弗宾。”(3).极光明。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观德》:“天出至明,众知类也,其伏无不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