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顺天法主
明 · 释函可
多年石壁坐空寥,问法归来兴独饶。
砂碛声传金殿鼓,海门波涌浙江潮。
雨花忽向冰天下,鹿豕何烦玉麈招。
懒慢无心非退席,深山大雪亦齐腰。
砂碛声传金殿鼓,海门波涌浙江潮。
雨花忽向冰天下,鹿豕何烦玉麈招。
懒慢无心非退席,深山大雪亦齐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的隐居生活与修行心境。首句“多年石壁坐空寥”,以“空寥”二字渲染出石壁之上静谧孤独的氛围,暗示了诗人长时间在此修行的坚韧与寂寞。接着,“问法归来兴独饶”则透露出诗人对佛法的执着追求与内心的丰富情感。
“砂碛声传金殿鼓,海门波涌浙江潮”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沙漠中的金殿鼓声与大海的波涛之声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也象征着内心的波澜与外界世界的联系。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深化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的互动。
“雨花忽向冰天下,鹿豕何烦玉麈招”两句,通过“雨花”与“冰天”的对比,以及“鹿豕”与“玉麈”的关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悟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这里,“雨花”可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美好,“冰天”则代表了严酷与永恒。而“鹿豕”与“玉麈”的对比,则暗示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物质欲望的淡泊。
最后,“懒慢无心非退席,深山大雪亦齐腰”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修行生活的态度。他并不因外界环境的艰苦而退缩,即使在深山大雪中,也依然坚持修行,体现了其坚定的意志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这里的“退席”并非指离开修行之地,而是指放弃内心的杂念和世俗的诱惑,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释函可作为一位僧人的独特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