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姜客弹琴
清 · 鄂尔泰
初春多佳日,旭影照高林。
晓烟敛木末,暖意浮衣襟。
檐前有嘉树,枝上有鸣禽。
道人太古士,幽旨寄瑶琴。
元声随指下,和气散轻阴。
无须泛瀛海,已见成连心。
听者各有得,岂必求知音?
晓烟敛木末,暖意浮衣襟。
檐前有嘉树,枝上有鸣禽。
道人太古士,幽旨寄瑶琴。
元声随指下,和气散轻阴。
无须泛瀛海,已见成连心。
听者各有得,岂必求知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早晨的美景:阳光洒在高耸的树林上,晨雾在树梢间渐渐消散,温暖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仿佛能触及衣襟。檐下的嘉树上,鸟儿欢快地鸣叫,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
接着,诗人引入了一位名为“姜客”的道人,他以瑶琴寄托着深邃的哲理与情感。琴声从他的指尖流淌而出,和煦的氛围随之扩散,如同轻柔的云雾般消解了周围的阴霾。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美好与音乐的美妙相融合,暗示了音乐能够超越语言与物质的界限,直达人心深处。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音乐力量的赞叹,认为无需远涉大海寻找知音,因为每个人都能从音乐中获得共鸣与感悟。听者各有所得,无论是对自然的感慨,还是对生活的理解,音乐都能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初春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姜客弹琴场景的细腻刻画,展现了音乐与自然、心灵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