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感赋七首(其一)赏析

感赋七首(其一)

明 · 刘崧
闪闪一星赤,西林夜色高。
乾坤自空阔,景物故萧骚。
庭迥栖凉叶,门深翳雨蒿。
狐狸浑不见,竟夕向人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崧的《感赋七首(其一)》。诗中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夜景象:一颗明亮的星星点缀在西边的树林上空,夜色深沉而宁静。诗人感叹天地的广阔与景色的寂寥,庭院里落叶飘零,显得格外清凉,门口被雨后的蒿草遮掩,显得幽深。狐狸在这样的夜晚悄然无声,只有它的叫声打破寂静,整夜回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感触和内心的孤独情绪。

词语解释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狐狸的意思:◎ 狐狸 húli(1) [fox](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景物的意思:[释义](名)可供观赏的景致和事物。 [构成]并列式:景+物 [例句]山川秀丽;景物宜人。(作主语)[同音]憬悟...

竟夕的意思:终夜;通宵。《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空阔的意思:[释义](形)空旷。 [构成]并列式:空+阔 [例句]空阔的操场;不见人影。(作定语)[同音]空廓...

凉叶的意思:亦作“凉叶”。秋天的树叶。 南朝 宋 谢庄 《黄门侍郎刘琨之诔》:“秋风散兮凉叶稀,出 吴洲 兮谢江畿。”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谢庄<郊游>》:“凉叶照沙屿,秋荣冒水潯。” 唐 贺敱 《奉和九月九日应制》:“寒花低岸菊,凉叶下庭梧。” 唐 韦应物 《秋夜一绝》:“高阁渐凝露,凉叶稍飘闈。”...

乾坤的意思:◎ 乾坤 qiánkūn(1) [heaven and earth]∶天地扭转乾坤(2) [male and female]∶男女...

闪闪的意思:◎ 闪闪 shǎnshǎn[sparkle] 形容光亮四射或闪烁电光闪闪那长年积雪高插云霄的群峰,像集体起舞时的维吾尔族少女的珠冠,银光闪闪。——《天山景物记》...

物故的意思:◎ 物故 wùgù(1) [pass away;die]∶亡故;去世前以降及物故。——《汉书·李广苏建传》亲友尽已物故(2) [affairs of human life]∶世事(3) [accident]∶指变故物故不可论...

西林的意思:(1).西面的树林。 三国 魏 阮籍 《首阳山赋》:“蟋蟀鸣乎东房兮,鶗鴃号乎西林。” 唐 陈子昂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斾空自持。” 唐 王维 《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诗:“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2).寺名。在 江西省 星子县 庐山 麓,与 东林寺 相对, 晋 太原 中僧 慧永 建。后因以泛指寺院。 唐 许浑 《题苏州虎丘寺僧院》诗:“世间谁似 西林 客?一卧烟霞四十春。” 唐 许浑 《寄契盈上人》诗:“何处是 西林 ?疏鐘復远砧。” 唐 李商隐 《华...

萧骚的意思:◎ 萧骚 xiāosāo(1) [rustling]∶形容风吹树叶等的声音秋风萧骚(2) [desolate;bleak]∶形容景色冷落...

夜色的意思:◎ 夜色 yèsè[ dim light of night] 夜晚的景色夜色苍茫...

一星的意思:(1).一颗星。《晋书·天文志上》:“极东一星曰柱下史。”《宋书·符瑞志上》:“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参见“ 一星终 ”。(2).一点儿。 唐 李群玉 《仙明州口号》诗:“半浦夜歌闻盪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二折:“这头巾在菜园里埋伏许多时,可怎生无半点儿尘丝,一星儿土渍?”《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你使我八两银子,空吃我这许多时草豆,一星活儿不肯替做,我该白养活你不成?” 冰心 《寄小读者》九:“父亲记否我少时的一夜,黑暗里跑到山上的旗台上去找父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