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效阮公咏怀(其十三)赏析

效阮公咏怀(其十三)

明 · 薛蕙
昔有中黄伯,立慬一何劳。
右手搏雕虎,左接太行猱。
岂如东海翁,嗜酒佩赤刀。
粤祝终不验,侧身焉所逃。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蕙的《效阮公咏怀(其十三)》,通过描绘中黄伯与东海翁两个形象,展现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命运。中黄伯英勇无比,徒手搏击猛兽,但似乎劳而无功,暗示了他的困境或命运的不确定性。而东海翁则喜好饮酒,佩戴赤刀,看似逍遥自在,然而"粤祝终不验",暗示他的愿望并未实现,面临无法逃避的问题。整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人生际遇和命运无常的深沉感慨。

词语解释

不验的意思:不切实际;不能应验。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 唐 贾公彦 《序周礼废兴》:“ 林孝存 以为 武帝 知 周 官末世瀆乱不验之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徐双英》:“此前人所传遁甲诸符咒,习之每多不验。”...

侧身的意思:◎ 侧身 cèshēn(1) [lean to one side;incline]∶使身体处于倾斜状态排队买票的拥挤的人群使他不得不侧身站着(2) [work in]∶加入;参与(3) [be frightened and restless]∶形容恐惧不安◎ 侧身 cèshēn[on one’s side] 身体侧面向前地...

赤刀的意思:...

雕虎的意思:即虎。虎身毛纹如雕画,故名。《后汉书·张衡传》:“执雕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止。” 李贤 注:“彫虎,有文也。”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夫草虫鸣则阜螽跃,雕虎啸而清风起。”《旧唐书·郑畋传》:“雕虎啸以风生,应龙驤而云起。”彫虎:即虎。以身有斑纹,似雕画而成,故称。 汉 张衡 《思玄赋》:“执彫虎而试象兮,阽 焦原 而跟趾。” 唐 李白 《梁甫吟》:“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 焦原 未言苦。”...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海翁的意思:住在海边的老人。典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唐 李商隐 《大仓箴》:“海翁无机,鸥故不飞;海翁易虑,鸥乃飞去。” 明 汪道昆 《五湖游》:“海翁自是忘机者,头白昏昏只醉眠。”...

何劳的意思:犹言何须烦劳,用不着。《三国演义》第九六回:“ 赵云 慌忙下马伏地曰:‘败军之将,何劳丞相远接?’” 清 李渔 《奈何天·闹封》:“收拾残经别法王,袈裟脱去换霓裳。初来不为求超脱,临去何劳懺罪殃。”承受烦劳。《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抬举何劳餧饲浓。” 蒋礼鸿 通释:“何劳,同‘荷劳’,承荷烦劳的意思。”...

立慬的意思:树立威勇。《列子·说符》:“吾不侵犯之,而乃辱我以腐鼠,此而不报,无以立慬於天下。” 张湛 注:“慬,勇。”《淮南子·说山训》:“立慬者非学鬭争也,慬立而生不让。”...

手搏的意思:(1).徒手搏斗。 汉 扬雄 《长杨赋》序:“以网为周阹,纵禽兽其中,令 胡 人手搏之,自取其获,上亲临观焉。”(2).指角力、摔跤、拳击之类的搏斗。《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 悟 多力,好手搏,得 鄆州 三日,则教军中壮士手搏,与 魏博 使者庭观之,自摇肩攘臂,离坐以助其势。”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县旁山上有庙, 世衡 葺之,其梁重大,众不能举。 世衡 下令校手搏,倾城人随往观之。 世衡 谓观者:‘汝曹为我致庙梁,然后观手搏。’众欣然下山,共举之,须臾而上。”...

一何的意思:◎ 一何 yīhé[how] 何其,多么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妇啼一何苦。...

右手的意思:◎ 右手 yòushǒu(1) [right hand]∶右边的手(2) [the right side]∶右首...

粤祝的意思:粤 地的咒祷法术。祝,通“ 咒 ”。《文选·张衡<西京赋>》:“ 东海 黄公 ,赤刀 粤 祝,冀厌白虎,卒不能救。” 薛综 注:“ 东海 有能赤刀禹步,以 越 人祝法厌虎者,号 黄公 ,又於观前为之。” 清 钱谦益 《徐武静生日置酒高会堂》诗:“ 粤 祝刀头沸,侲童撞末忙,倒投应共笑,殞絶又何妨。”...

中黄的意思:(1).亦称“ 中黄伯 ”。古勇士名。《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奋 中黄 育获 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 吕延济 注:“ 中黄伯 、 夏育 、 乌获 ,皆古之力士也。”(2).泛指勇士。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拒间》:“看妖摧太白,士列中黄。”(3).指 中黄子 。传说中的仙人。见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 宋 苏轼 《和读山海经》之四:“岂伊臭浊中,争此顷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 中黄 。” 明 王鏊 《震泽长语·仙释》:“ 冷启敬 ,隶 淮阳 ,遇异人,授 中黄 大丹。”(4)....

中黄伯的意思:见“ 中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