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中诵天台方希直先生寄贫之作
明 · 陈㷆
朝荷东皋锄,暮返东皋屐。
町畦雨足菘韭肥,溪坞秋深梨枣实。
人笑贫者不求仕,贫者笑人无远虑。
世间万事等浮云,萝月松风高卧去。
君不见金谷园,又不见平泉庄,一卉一石谁主张。
季伦歌舞地,至今人牧羊。
町畦雨足菘韭肥,溪坞秋深梨枣实。
人笑贫者不求仕,贫者笑人无远虑。
世间万事等浮云,萝月松风高卧去。
君不见金谷园,又不见平泉庄,一卉一石谁主张。
季伦歌舞地,至今人牧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诗中以“朝荷东皋锄,暮返东皋屐”开篇,生动展现了诗人每日劳作的场景,早晨在东皋田间挥锄,傍晚则归家换上木屐,生活节奏简单而自得。
接着,“町畦雨足菘韭肥,溪坞秋深梨枣实”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衬托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满足。雨后的菜地绿意盎然,菘韭肥美;深秋的溪边,梨枣挂满枝头,丰收的景象令人愉悦。
“人笑贫者不求仕,贫者笑人无远虑”两句,揭示了社会上不同人群对于追求功名与物质富足的不同态度。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对物质追求之外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认同,即“世间万事等浮云,萝月松风高卧去”。他认为,世间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真正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宁静与自然的亲近,因此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美。
最后,“君不见金谷园,又不见平泉庄,一卉一石谁主张”四句,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个人对于生活选择的自主权。金谷园和平泉庄曾是古代贵族的豪华庄园,但如今却无人问津,象征着世事无常,只有个人内心的追求才是永恒不变的。
“季伦歌舞地,至今人牧羊”则以历史上的奢华之地如今变为荒凉牧场为例,进一步强调了物质财富的短暂性,以及精神追求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