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远
宋 · 陈与义
处处非吾土,年年备虏兵。
何妨更适远,未免一伤情。
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何妨更适远,未免一伤情。
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
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处处:每一处。非吾土:不是我的故乡。
年年:每年。
备虏兵:防备敌人的军队。
何妨:为何不妨。
更适远:迁移到远方。
未免:至少。
一伤情:心中的哀伤。
石岸:石头岸边。
烟添色:烟雾更显景色。
风滩:风中的沙滩。
暮有声:傍晚发出声响。
平生:一生。
五字律:五言律诗。
头白:直到白头。
不贪名:不追求名声。
翻译
每一处都不是我的故乡,每年都要防备敌人的军队。为何不迁移到远方,这样至少能避免心中的哀伤。
石头岸边烟雾更显景色,傍晚风中的沙滩发出声响。
我一生致力于写五言律诗,直到白头也不为追求名声而烦恼。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适远》,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常年备战的无奈与心情。首句“处处非吾土”揭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漂泊之感,而“年年备虏兵”则暗示了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和个人的不安定。诗人面对这样的境况,提出“何妨更适远”,流露出对未知远方的探索之意,试图借此排遣心中的苦闷。
然而,“未免一伤情”又透露出即使远离家乡,也无法完全割舍那份深深的乡愁。接下来的两句“石岸烟添色,风滩暮有声”,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寓情于景,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绪。最后,诗人以“平生五字律,头白不贪名”作结,表明自己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即使白发苍苍,也无心追求世俗的名声,更显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身处动荡时局中的内心世界和对艺术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