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线菊
宋 · 史铸
天成素缕结秋深,巧刺由来不犯针。
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
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素缕:指秋天的清冷或细长的线状物,如秋叶或秋丝。巧刺:指精巧的手工刺绣技艺。
犯针:这里指不用针线进行刺绣,强调手工技艺。
篱下:篱笆下可能指的是农家或者园艺的场景。
绚烂:形容色彩鲜艳、美丽。
紫花心:可能是某种紫色花朵的中心部分。
翻译
秋天自然形成如细丝般的景象,巧妙的刺绣自古以来就不使用针线。在篱笆下的辛勤工作多么绚丽多彩,每一条都紧紧缠绕着紫色的花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精美的刺绣图画,表现了诗人对女性手工艺艺的赞美。"天成素缕结秋深"一句,以绣线比喻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暗示了刺绣这门艺术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致入微的工夫。"巧刺由来不犯针"则是对刺绣技艺的高度评价,表明这种技艺已经达到了非常精湛的地步,甚至连针都不会损伤。
接着两句"篱下工夫何绚烂,条条绾缀紫花心"具体描写了刺绣的场景。"篱下工夫"指的是在栏杆下投入的劳动和时间,而"何绚烂"则形容这种工夫既繁复又精美。"条条绾缀"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线条交织的细腻之感;"紫花心"可能指的是刺绣中所绣出的菊花图案,"心"字在这里有深情和内涵的意味,表达出诗人对这门艺术的钦佩。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精湛的手工艺艺,更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