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秘书包大监
唐 · 孟郊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贱子:自谦之词,指诗人自己。
宝镜:比喻美好的事物或记忆。
明月:象征美好的时光或友情。
素:白色,这里指文字的纯洁。
玄:深奥、遥远,形容声容的变化。
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
绝弦:断弦,比喻失去联系或不再有交流。
遗琴:遗留的古琴,象征逝去的情感或记忆。
清风:象征逝去的时光或气息。
翻译
哲人病重之时,我这卑微之人也在哀伤岁月流逝。常常害怕珍贵的镜子破碎,明亮的月亮再难圆满如初。
书信和文字依然洁白无瑕,但你的声音和容貌已突然变得遥远。
这才明白知音难觅,千年难得一见的知己如同断弦之音。
旧居之中遗留着你的古琴,清风中已不再有你的琴声传扬。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郊的作品,名为《哭秘书包大监》。通过这短暂的八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
"哲人卧病日,贱子泣玉年。"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好友或尊敬者生病时的忧虑和不舍,"贱子"在这里指代诗人自己,表明他对朋友的珍视如同对待贵重之物。
"常恐宝镜破,明月难再圆。" 这两句则是借用了镜子和月亮作为比喻,表达了对逝者不复返的哀伤和无奈,就像破碎的宝镜或无法再度完满的明月。
"文字未改素,声容忽归玄。" 这里诗人感慨于逝者的文采和风度已然消逝,化作虚空中的玄妙之物。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的珍惜,认为这样的知音难寻,就如同古琴中断绝的一丝丝声。
"旧馆有遗琴,清风那复传。"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逝者留下的物品——这里是一把琴的怀念,感叹即使是在旧馆中,也无法再次听到逝者的琴声,只剩下清风在空中回荡。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病、离世和遗物的哀悼,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