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字行后作七首(其一)
明 · 释函可
少小不相识,缘师起相思。
毅然请独行,随身破衲衣。
崎岖七千里,出塞致书词。
见书兼见汝,见汝如见师。
我来八九年,是日一展眉。
毅然请独行,随身破衲衣。
崎岖七千里,出塞致书词。
见书兼见汝,见汝如见师。
我来八九年,是日一展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释函可对师友间深厚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中以“少小不相识,缘师起相思”开篇,巧妙地将与师的相遇比作爱情的萌芽,展现出一种超越常规的人际关系。接着,“毅然请独行,随身破衲衣”两句,通过描述僧人独自远行的情景,以及他仅携带破旧僧衣的简朴形象,展现了其坚定的决心和对师的深深依恋。
“崎岖七千里,出塞致书词”则进一步强调了僧人跋山涉水、不畏艰难的精神,以及他跨越千里的目的——为了传递书信,传达对师的思念之情。这一段不仅体现了僧人的毅力和对师的忠诚,也暗示了书信内容的重要性,可能承载着师的教诲或关怀。
“见书兼见汝,见汝如见师”这两句,巧妙地将书信与师的形象联系起来,表达了通过书信仿佛能直接见到师的场景,强化了师与僧之间情感的紧密相连。这种超越时空的连接,使得师的存在在僧的心中始终如一,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感受到师的温暖与指导。
最后,“我来八九年,是日一展眉”以时间的累积和情感的释放作为结尾,说明僧人对师的思念已经持续多年,而这一天的展眉,或许象征着终于得到了师的回应或是内心的某种解脱,情感得以释放。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僧人对师的深情厚谊,以及在漫长岁月中的坚持与期待,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精神寄托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