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其一)赏析

次韵汪翔甫和西城吕全州见过四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回
想见花间路,篮舁草草装。
叩门驯犬喜,入室蠹鱼香。
蹑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注释

想见:想象。
花间路:花丛小径。
篮舁:竹篮。
草草装:简易装载。
叩门:敲门。
驯犬:温顺的狗。
蠹鱼:蛀虫(这里指书籍被蛀虫侵蚀)。
香:香气。
蹑石:踏着石头。
苔粘屐:鞋子沾满青苔。
眠松:躺在松树下。
露滴床:露水滴落床榻。
焉知:谁能料到。
人世事:世间纷扰。
积甲:堆积的甲胄。
宜阳:预示着战事升温。

翻译

想象中走在花丛小径,简易竹篮装载着杂物。
敲门时,温顺的狗儿欢喜迎接,室内弥漫着蛀虫蛀过的书卷香气。
踏着长满青苔的石头,鞋子沾湿;躺在松软的床上,露水滴滴答答落下。
谁能料到世间纷扰,连堆积的甲胄也似乎预示着战事的升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之情。

"想见花间路,篮舁草草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某个地方的怀念,那里有被野草覆盖的小道,给人的感觉是既幽静又自然。

"叩门驯犬喜,入室蠹鱼香。" 诗人通过描述门外友好的狗和室内烹饪的鱼,展现了归隐生活中的温馨与满足。

"蹑石苔粘屐,眠松露滴床。" 这两句则是对自然界的亲密接触,诗人脚下的苔藓、睡眠时松叶上的露水,都在强调与大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一句 "焉知人世事,积甲又宜阳。" 则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尘世烦恼的不解,同时也在暗示自己更愿意选择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语言简洁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传递出了一种超脱红尘、归于自然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