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乙坛歌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石检亲封绿文甗,河图著纪赤符昌。
九华灯明列星烂,八变乐终万灵见。
至尊端笏礼中天,北斗垂芒指前殿。
皇皇圭璧奠甘泉,奕奕楼居通列仙。
侍祀独有东方朔,登歌新协李延年。
白茅授册侯五利,青鸟衔书作前使。
贝阙徘徊河汉沉,绛节缤纷王母至。
武皇北面来相迎,稽首至道闻要精。
能驱三尸炼五魄,可以阅世为长生。
帝闻斯言再拜受,宴罢言归乐无有。
祈年何必汾水阴,无为自享南山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屠应埈的《太乙坛歌》描绘了祭祀太乙神君的宏大场面。诗中以太乙坛的高耸入云开篇,夜晚宫中灯火通明,神君降临,金盘盛露,五色云龙环绕。撞钟击鼓带来吉祥,神驾回转,瞻仰神圣之光。祭典严谨,绿文秘籍封存,河图赤符昭示着繁荣昌盛。九华灯下星辰璀璨,八音迭奏,万灵皆见。皇帝手持玉笏,对天礼拜,北斗指引,群仙列席。东方朔与李延年参与盛会,仪式庄重而神秘。白茅授册予五利侯,青鸟传书,王母乘云降临。武皇恭敬迎接,聆听至高之道,期望长生不老。皇帝深感荣幸,宴会结束后,心满意足,无需外求,享受南山般的长寿。整首诗展现了古代皇家祭祀的壮观景象和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词语解释
拜受的意思:(1).古代的一种礼仪。谓主人敬酒时,宾客出席于西阶上拜而接受所敬之酒。《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孔颖达 疏:“拜受者,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 孙希旦 集解:“拜受者,主人献宾,宾於西阶上拜受爵也。”(2).拜而受之。常用作接受人赠予或指教的敬词。《绿野仙踪》第十三回:“ 于冰 一一传授口诀,并以手书符指法, 不邪 顿首拜受。”《绿野仙踪》第三八回:“﹝ 仙客 ﹞説罢,将一包袱递与 于冰 , 于冰 道:‘ 云中 不能拜受,奈何?’”...
百祥的意思:(1).各种吉利的事物。《书·伊训》:“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唐 权德舆 《奉和度支李侍郎早朝》:“献替均三壤,贞明集百祥。”(2).众神。 唐 李峤 《汾阴行》:“回旌驻蹕降灵场,焚香奠醑邀百祥。”...
白茅的意思:(1).亦作“ 白茆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 疏:“洁白之茅。”《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锡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长风吹白茆,野火烧枯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
北面的意思:◎ 北面 běimiàn[face north] 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见君主则面朝北,所以对人称臣称为北面北面而事之。——《资治通鉴》...
北斗的意思:◎ 北斗,北斗七星 Běidǒu,Běidǒuqīxīng[Big Dipper]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颗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颗星名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前四颗称“斗魁”,又名“璇玑”;后三颗称“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天权(δ)是三等星以外...
贝阙的意思:以紫贝为饰的宫阙。本指 河伯 所居的龙宫水府,后用以形容壮丽的宫室。语出《楚辞·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闕兮朱宫。” 南朝 齐 谢朓 《祀敬亭山庙》诗:“贝闕眡 阿宫 ,薜帷阴网户。” 唐 李商隐 《利州江潭作》诗:“ 河伯 轩窗通贝闕,水宫帷箔卷冰綃。” 清 魏源 《秦淮灯船引》:“谁幻江城作蜃楼,谁化暑宵成贝闕。”参见“ 贝闕珠宫 ”。...
缤纷的意思:◎ 缤纷 bīnfēn[in riotous profusion] 繁多而杂乱五彩缤纷色彩缤纷...
长生的意思:[释义](动)永远不死。 [构成]偏正式:长〔生 [例句]长生药。(作定语)...
赤符的意思:(1).“赤伏符”的简称。 唐 刘希夷 《谒汉世祖庙》诗:“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 宋 范仲淹 《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及帝握赤符,乘六龙,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天下孰加焉。” 明 何景明 《郊观》诗:“日月藏金柜,龟龙秘赤符。”参见“ 赤伏符 ”。(2). 汉 朝的符命。 汉 为火德,火色赤,故称。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昔者受律赤符, 韩信 当乎千里。” 倪璠 注:“《史记》: 刘季 为 沛公 ,旗帜皆赤。由所杀蛇 白帝 子,杀者 赤帝 子,故上赤。‘受律...
垂芒的意思:(1).伸出芒刺。《孝经援神契》:“蜂蠆垂芒,为其毒在后。”(2).焕发光芒。《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信乃昴宿垂芒,德精降祉。” 张铣 注:“ 汉 相 萧何 昴星之精;垂芒,谓发秀也。”...
登歌的意思:亦作“ 登哥 ”。亦作“ 登謌 ”。1.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周礼·春官·大师》:“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登歌,歌者在堂也。”《宋书·乐志一》:“ 晋氏 以来,登哥诵美,诸室继作。” 宋 梅尧臣 《凌霄花赋》:“或製裳於骚客,或登歌於乐章。”《宋史·乐志一》:“欲依月律,撰《神龟》《甘露》《紫芝》《嘉禾》《玉兔》五瑞各一曲,每朝会登歌首奏之。”(2).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汉 荀悦 《汉纪·惠帝纪》:“乾豆上,奏登...
东方的意思:[释义](1) (名)姓。东 (2) (名)姓。。东方跑来一个人。(作状语) (3) (名)姓。指亚洲(习惯上也包括埃及)。 [构成]偏正式:东(方 [反义]西方...
独有的意思:(1).独自具有;独自据有。《管子·形势》:“召远者,使无为焉;亲近者,言无事焉;唯夜行者,独有也。” 支伟成 通解:“夜行,谓阴行其德,则人不与之争,故独有之也。”《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2).只有;特有。《史记·历书》:“是时,独有 邹衍 ,明於五德之传,而散消息之分,以显诸侯。” 唐 张籍 《贺周赞善闻子规》诗:“此处谁能听,遥知独有君。” 茅盾 《子夜》五:“土匪这样猖獗,真是 中国 独有的怪现象。” 毛泽东 《冬云》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
方朔的意思:汉 东方朔 的省称。其为人诙谐善辩,相传为岁星化身,有偷仙桃、骑步景驹、献风声木等传说。事见 汉 郭宪 《东方朔传》。 唐 蒋防 《玄都楼桃》诗:“红輭满枝须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将。” 明 何景明 《田子行》:“ 汉王 不好 相如 赋, 方朔 谁知是岁星。” 明 徐渭 《对明篇》:“詼谐 汉 庭 方朔 老,如闻永谢 长安 道。”...
飞龙的意思:(1).飞的龙。《庄子·逍遥游》:“ 藐姑射 之山,有神人居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楚辞·九歌·湘君》:“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 洞庭 。”《史记·赵世家》:“四年,王梦衣偏裻之衣乘飞龙上天。”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画船簫鼓,飞龙鷁首。”(2).比喻帝王。 唐 韩琮 《公子行》:“别殿承恩泽,飞龙赐渥洼。” 清 李渔 《玉搔头·闻警》:“只要在风涛影里慰忠魂,谁想在云霄顶上终日困飞龙。”参见“ 飞龙在天 ”。(3).传说中的人名。《吕氏春秋·古乐》:“帝 顓頊 好音...
甘泉的意思:◎ 甘泉 gānquán(1) [sweet spring](2) 甜美的泉水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4) 亦指美好的水泉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甘泉的意思:◎ 甘泉 gānquán(1) [sweet spring](2) 甜美的泉水但愿人间的一切血泪和汗点,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孔子曰:“为人下者乎?其犹土也?深抇( hú)掘(3) 之而得甘泉焉。——《荀子·尧问》(4) 亦指美好的水泉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圭璧的意思:(1).古代帝王、诸侯祭祀或朝聘时所用的一种玉器。《诗·大雅·云汉》:“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寧莫我听。” 朱熹 集传:“圭璧,礼神之玉也。”《周礼·考工记·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按古者享祀鬼神有圭璧币帛,事毕则埋之。” 明 唐顺之 《送人上陵作》诗:“恭将圭璧朝羣帝,遥奉馨香荐 五陵 。”(2).泛指贵重的玉器。《新唐书·陈子昂传赞》:“ 子昂 乃以王者之术勉之,卒为妇人訕侮不用,可谓荐圭璧於房闥,以脂泽污漫之也。”《隶续·米巫祭酒张普题字》...
河图的意思:儒家关于《周易》卦形来源的传说。《书·顾命》:“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孔 传:“ 伏牺 王天下,龙马出 河 ,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昔 康王 河图,陈于东序。” 宋 陆游 《读书》诗:“天球及河图,千古所共秘。”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且术士喜言怪诞,不曰予宗河图,则曰予宗洛书。” 闻一多 《书信·给梁实秋先生》:“河图则取义于 河 马负图, 伏羲 得之演为八卦,作为文字,更进而为绘画等等,所以代表中华文化之所由始也。”...
河汉的意思:[释义](1) (名)〈书〉银河。 (2) (名)〈书〉比喻大而无当不可凭信的空话;转指不相信或忽视(某人的话)。 [构成]并列式:河+汉 [例句]幸毋河汉斯言。(作谓语)...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华灯的意思:◎ 华灯 huádēng(1) [light]∶灯光华灯初上(2) [colorfully decorated lantern]∶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皇皇的意思:[释义](1) 见〔惶惶〕。 (2) 见〔遑遑〕。 (3) (形)形容堂皇;盛大。 [构成]叠音式 [例句]皇皇巨著。(作定语)[同音]惶惶、遑遑、煌煌...
回旌的意思:亦作“廻旌”。指出使返归。旌,古代使者所持旌节。 南朝 陈 潘徽 《赠北使诗》:“迴旌逗 陇 左,返轴指 河 源。”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稽首的意思:[释义](1) (名)古时的一种礼节;跪拜;叩头到地。主要用于臣对君。 (2) (名)道士行的一种把一只手举到胸前的礼。 [构成]动宾式:稽|首 [例句]道士上前打了个稽首。(作宾语)...
绛节的意思:(1).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红色符节。 南朝 梁简文帝 《让骠骑扬州刺史表》:“故以弹压六戎,冠冕九牧,岂止司隶絳节,金吾緹骑。” 唐 骆宾王 《从军中行路难》诗:“絳节朱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蒙召》:“感吾皇宠召,趋命还朝,絳节朱轮,紫泥丹詔,履舃重登廊庙。”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六:“絳节夹青幢,鸣珂愉且闲。”(2).传说中上帝或仙君的一种仪仗。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中天积翠玉臺遥,上帝高居絳节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天下 ...
金盘的意思:亦作“ 金柈 ”。1.金属制成的盘。(1)餐具。 汉 辛延年 《羽林郎》诗:“就我求珍肴,金盘膾鲤鱼。”《南史·刘穆之传》:“及至醉饱,令厨人以金柈贮檳榔一斛以进之。” 王闿运 《采芬女子墓志铭》:“金盘罢进,詎擘 麻姑 之脯。”(2)烛盘。 唐 岑参 《陪群公龙冈寺泛舟》诗:“紫鳞掣芳饵,红烛燃金盘。”(3)承露之盘。《后汉书·陶谦传》:“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石。寳瓶下有承露金盘三十重。” 唐 韩偓 《中秋禁直》诗:“...
景光的意思:(1).犹祥光。《后汉书·郎顗传》:“若还 琼 徵 固 ,任以时政, 伊尹 、 傅説 ,不足为比,则可垂景光致休祥矣!。” 唐 李邕 《唐赠太子少保刘知柔神道碑》:“增河海之渥泽,近日月之景光。”(2).光阴。 汉 苏武 《诗》之四:“愿君崇明德,随时爱景光。” 明 方孝孺 《上巳约友登南楼再次前韵》:“志士惜景光,登麓已知岑。” 清 李果 《示两儿》诗之二:“努力爱景光,汝曹从此始。”(3).光景;景况。 唐 刘禹锡 《问大钧赋》:“抗陛级乎重霄兮,异人间之景光。” 清 汪懋麟 《送林淡亭视...
九华的意思:(1).山名。在今 安徽省 青阳县 。旧称 九子山 。因有九峰如莲花,故改为今名。 唐 李白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序:“ 青阳县 南有 九子山 ,山高数十丈。上有九峰如莲花……予乃削其旧号,加以 九华 之目。” 宋 陆游 《入蜀记》卷三:“ 九华 本名 九子 , 李太白 为易名。”主峰 天台峰 ,有 化城寺 、 百岁宫 、 回香阁 和古拜经台等古刹名胜,与 峨眉 、 五台 、 普陀 等山合称 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参见“ 九子山 ”。(2).宫殿名。 后赵 石虎 建。《拾遗记·晋时事》附 南朝 ...
可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好;不坏。这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作补语) (2) (动)基本义:表示可能或能够。只要用心学;是可以学会的。(作状语)(动)表示许可。你可以走了。(作状语)(形)〈口〉利害:你这张嘴真可以。(作谓语)...
礼中的意思:谓切合仪节;礼节得体。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山阳太守汝南薛恭祖》:“太傅 汝南 陈蕃 、 袁隗 皆制衰絰,列在服位,躬入隧,哀以送之,近得礼中。” 王利器 注:“礼中,犹言中礼,以过与不及皆非中,故中礼谓之得礼中。”《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及 文帝 践阼,改为司空,进封 乐平乡 侯”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载 王朗 《节省奏》:“政充事猥,威仪繁富,隆於三代,近过礼中。”...
列星的意思:罗布天空定时出现的恒星。《公羊传·庄公七年》:“恒星者何?列星也。” 何休 注:“恒,常也,常以时列见。”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观其鈲,烂如列星之行。” 明 何大复 《织女赋》:“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为裳。” 清 顾大申 《饮太白酒楼醉后走笔成篇》诗:“摘取列星当酒钱,斟酌海水常不乾。”...
列仙的意思:见“ 列仙 ”。亦作“ 列僊 ”。1.诸仙。《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唐 苏颋 《景龙观送裴士曹》诗:“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2).谓位高的仙人。 明 刘基 《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明 方孝孺 《赠王时中序》:“其神气闲定如列僊之流,莫能名其术也。”...
楼居的意思:(1).住楼房。《史记·孝武本纪》:“今陛下可为观,如 緱氏城 ,置脯枣,神人宜可致。且僊人好楼居。” 宋 朱熹 《和戴主簿韵》:“平生本自好楼居,况接高人永昼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沉惟敬》:“俗好楼居,至十餘层,而又不善陶埴,即王居亦以茅覆,故易败,亦易成。”(2).指楼房。 唐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之一:“地轴楼居远,天台闕路赊。” 明 唐顺之 《咨总督都御史胡》:“ 庙湾 之巢,墻厚如坚城,楼居平屋,延袤三里;深房曲巷,险如设阱。”...
鸣鼓的意思:(1).即鼓。《楚辞·九歌·国殇》:“霾两轮兮縶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淮南子·氾论训》:“撞大鐘,击鸣鼓,奏《咸池》,扬干戚。”(2).击鼓。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 冯夷 鸣鼓, 女媧 清歌。”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好》之七:“盗息无鸣鼓,朝迴自走车。” 宋 徐竟 《高丽图经·礼成港》:“舟侧欲倾,人大恐惧,即鸣鼓招众。”(3).借指声讨。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作邑启事》:“每嗟民力,至叔世而张弓;欲竭吏能,恐圣门之鸣鼓。” 宋 叶适 《兵部尚书蔡公墓志铭》:“昔 子...
南山的意思:◎ 南山 Nán Shān[Zhongnanshan] 指终南山,在陕西省西安市南...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祈年的意思:◎ 祈年 qínián[pray for a year of abundance] 向神灵祈求丰年...
前殿的意思:正殿。《史记·秦始皇本纪》:“乃营作朝宫 渭 南 上林苑 中。先作前殿 阿房 。”《文选·扬雄<甘泉赋>》:“前殿崔巍兮, 和氏 灵瓏。” 李善 注:“前殿,正殿也。诸宫皆有之。《汉书》曰:‘ 未央宫 立前殿。’” 唐 王维 《扶南曲歌词》之四:“拂曙朝前殿,玉墀多珮声。” 赵殿成 笺注:“ 汉 时 长乐 、 未央 、 建章 、 甘泉 诸宫皆有前殿,即正殿也。《玉海》:‘ 周 曰路寝, 汉 曰前殿。’”...
千尺的意思:极言其深、高、长。 唐 李白 《赠汪伦》诗:“ 桃花潭 水深千尺,不及 汪伦 送我情。” 宋 王安石 《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 南山 。”...
青鸟的意思:(1).青色的禽鸟。 汉 张衡 《西京赋》:“翔鶤仰而不逮,况青鸟与黄雀。”《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阮籍“咏怀”>》:“青鸟海上游,鸒斯蒿下飞。” 刘良 注:“青鸟,海鸟也。” 唐 李白 《题元丹丘颍阳山居》诗:“益愿狎青鸟,拂衣栖江濆。” 清 顾炎武 《张隐君元明于园中置一小石龛曰仙隐祠征诗纪之》诗之二:“垣外白榆随宿列,树头青鸟候风翻。” 冰心 《山中杂记·鸟兽不可与同群》:“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2).神话传说中为 西王母 取食传信的神鸟。《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
三尸的意思:道家称在人体内作祟的神有三,叫“三尸”或“三尸神”,每于庚申日向天帝呈奏人的过恶。《汉武帝内传》:“三尸狡乱,玄白失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尸 青姑 ,伐人眼;中尸 白姑 ,伐人五臟;下尸血姑,伐人胃命。”《金瓶梅词话》第七五回:“这 春梅 不听便罢,听了三尸神暴跳,五臟气冲天。” 清 西厓 《谈徵·事部·三尸神》:“修真家言身中有三尸神,常以庚申日将本人罪过奏闻上帝,减其禄命。上尸名 彭倨 ,次名 彭质 ,下名 彭矫 。每遇庚申日,彻夜不卧,守之至晓,则三尸不得上奏...
色飞的意思:(1).神彩飞扬。得意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宫闱·万贵妃》:“ 万氏 丰艷有肌,每上出游,必戎服佩刀,侍立左右。上每顾之,輒为色飞。”(2).光彩照射。 明 王世贞 《说部·短长上》:“臣少尝见之(指 周 鼎),错彩如缕,而色飞九州之山川。”...
山寿的意思:《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不騫不崩。”后因以“山寿”比喻人长寿。 唐 敬括 《花萼楼赋》:“巍巍天子,南面山寿,德洽苍生,乐乎大有。”...
神君的意思:(1).神灵;神仙。《韩非子·说林上》:“泽涸,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相王作辅,自然湛若神君。” 宋 苏轼 《醴泉观真靖崇教大师真赞》:“北方有神君,出内冈与冥。” 清 金兆藩 《宫井篇》:“想像神君领玉霄,青天碧海梦迢迢。”(2).旧时对贤明官吏的敬称。《后汉书·荀淑传》:“出补 朗陵侯 相,莅事明理,称为神君。”《陈书·孔奂传》:“ 奂 清白自守,妻子竝不之官,唯以单舩...
石检的意思:古代封禅时,置于封禅坛方石旁用以封闭玉检的石条。《后汉书·祭祀志上》:“ 建武 三十二年正月……议封禪所施用。有司奏当用方石再累置坛中,皆方五尺,厚一尺,用玉牒书藏方石。牒厚五寸,长尺三寸,广五寸,有玉检。又用石检十枚,列於石傍,东西各三,南北各二,皆长三尺,广一尺,厚七寸。检中刻三处,深四寸,方五寸,有盖。检用金缕五周,以水银和金以为泥。”...
水阴的意思:(1).水的南面。 明 叶子奇 《草木子·管窥》:“水以北为阳,南为阴。”(2).旧谓水属阴象。《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夫 河 者水阴,四瀆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絶纪之应也。”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火阳,君之象也;水阴,臣之义也。”...
太乙的意思:见“ 太一 ”。...
万灵的意思:(1).众神。《史记·封禅书》:“ 黄帝 接万灵 明廷 。” 宋 苏轼 《次韵张昌言喜雨》:“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瀆万灵趋。” 清 龚自珍 《祀典杂议》之四:“召万灵之祐,锡九流之福。” 康有为 《出都留别诸公》诗之二:“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縹緲峰。”(2).众生灵;人类。《鹖冠子·度万》:“唯圣人能正其音,调其声,故其德上及太清,下及泰寧,中及万灵。” 晋 葛洪 《抱朴子·仙药》:“遨游上下,使役万灵。” 宋 范仲淹 《天道益谦赋》:“高者抑而下者举,一气无私;往者屈而来者伸,万灵何遁。”...
王母的意思:(1).祖母。《礼记·曲礼下》:“祭王父,曰皇祖考,王母曰皇祖妣。”《南史·宋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岂得以荒耄之王母,等行路之深讎。” 清 刘大櫆 《乡饮大宾金君传》:“﹝君﹞尝以王母葬地不吉,遂极青鸟之书,卒得改葬如吉卜。”(2).称上古时代的女首领。《易·晋》:“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王弼 注:“母者,处内而成德者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这王母二字并不是祖母,也不是王与母,更不是所谓 西王母 ,应该就是女酋长。”(3).神话传说中一个地位崇高的女神。 汉 张衡 ...
武皇的意思:(1).指 汉武帝 。 汉武 穷兵黩武,后或借指当代黩武的皇帝。 唐 杜甫 《兵车行》:“边庭流血作海水, 武皇 开边意未已。”(2).凡谥号为“武”的皇帝,亦称武皇。《文选·曹植<责躬诗>》:“於穆显考,时维 武皇 。” 李善 注:“ 武皇 ,谓 曹操 也。”《文选·潘岳<西征赋>》:“ 武皇 忽其升遐。” 李善 注引 臧荣绪 《晋书·武纪》:“帝讳 炎 ,字 世安 。崩,謚曰 武 。” 南朝 梁 任昉 《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 武皇 大渐,实奉话言。”此谓 齐世祖 武皇帝 萧赜 。...
五色的意思:[释义](名)五彩。 [构成]偏正式:五(色 [例句]五色气球在空中飘着。(作定语)...
五利的意思:(1).五种利益、好处。《左传·襄公四年》:“和 戎 有五利焉。” 唐 刘知几 《史通·暗惑》:“如輒杀其使者,不显罪名,復何以怀四夷於外蕃,建五利於中国?”(2).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孙子·九变》:“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3). 汉 方士 栾大 的称号。《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 黄金 不就,乃拜 大 为五利将军。”《文选·潘岳<西征赋>》:“ 武 雄略其焉在?近惑 文成 而溺 五利 !” 李善 注:“文成将军 李少翁 、五利将军 欒大 ,皆方术士。”...
无有的意思:◎ 无有 wúyǒu[not have] 没有“有在者乎?”曰:“无有。”——《战国策·赵策》无有碍矣。——唐· 李朝威《柳毅传》无有不过而拜。——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绝无有。——清· 方苞《狱中杂记》果无有。...
无为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言归的意思:(1).回归。言,助词。《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言告言归。”一说为我归。 毛 传:“言,我也。” 唐 道宣 《续高僧传·译经四·玄奘》:“ 奘 少离桑梓,白首言归,访问亲故,零落殆尽。” 清 万寿祺 《答武进刘十》诗:“乱瘼何畤已?言归耕墓田。” 清 方文 《舟次三山》诗:“泊泊岁将暮,言归尚未能。”(2).《诗·周南·葛覃》有“言告言归”之句,因以“言归”指《诗·葛覃》篇。 宋 苏轼 《集英殿秋宴教坊词·放队》:“羽觴湛湛,方陈《既醉》之诗,鼉鼓渊渊,復奏‘言归’之曲。”...
延年的意思:(1).延长寿命。《楚辞·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五五:“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纵能于天地之气吐吞收放,亦不过稍稍延年。”(2).犹迎年。谓祈祷以求丰年。《汉书·郊祀志下》:“登 之罘 ,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 颜师古 注:“延年,即上所谓迎年者。”(3).指 西汉 协律都尉 李延年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唐 骆宾王 《帝京篇》诗:“ 延年 女弟双凤入, 罗敷...
夜夜的意思:◎ 夜夜 yèyè(1) [every night] 每夜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夜夜不得息。...
奕奕的意思:(1).高大貌。《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 ,维 禹 甸之。” 毛 传:“奕奕,大也。” 唐 沉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 南山 奕奕通丹禁,北闕峩峩连翠云。”(2).盛貌;众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缔交翩翩,儐从奕奕。” 吕向 注:“奕奕,盛貌。”《文选·谢惠连<雪赋>》:“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李善 注引《广雅》曰:“蔼蔼奕奕,盛貌。” 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奕奕千言,粲焉陈诗。” 明 归有光 《送嘉定丞鲁侯序》:“仪观伟然,舆马奕奕。”(3).美好貌。《诗·鲁颂·閟...
阅世的意思:经历时世。 唐 刘禹锡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之二:“视身如传舍,閲世甚东流。” 宋 苏轼 《楼观》诗:“门前古碣卧斜阳,閲世如流事可伤。” 清 钮琇 《觚賸·石言》:“﹝ 端溪 石砚﹞端凝静默,有励俗之守焉;厚重不毁,有閲世之寿焉。”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当时差不多都才二十岁左右,阅世未深,尚无世故,正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时候。”...
再拜的意思:◎ 再拜 zàibài(1) [do obeisance again]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2) 赵王再拜曰。...
至尊的意思:(1).最尊贵,最崇高。《荀子·正论》:“天子者埶位至尊,无敌於天下。” 汉 班固 《白虎通·号》:“或称天子,或称帝王何?以为接上称天子者,明以爵事天也;接下称帝王者,明位号天下至尊之称,以号令臣下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君父至尊,在三罔极。”(2).至高无上的地位。多指君、后之位。 汉 贾谊 《过秦论上》:“及至 始皇 ,奋六世之餘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 周 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汉书·路温舒传》:“陛下初登至尊,与天合符,宜改前世之失,正始受之统。”《东观汉记...
至道的意思:(1).指最好的学说、道德或政治制度。《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礼记·表记》:“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以为无失。” 郑玄 注:“此读当言‘道有至,有义,有考’,字脱一有耳。” 陈澔 集说引 应氏 曰:“至道,即仁也。至道浑而无迹,故得其浑全精粹以为王。”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六:“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匱於心。”(2).最高的原则、准则。《荀子·儒效》:“以从俗为善,以货财为寳,以养生为己至道,是民德也。”(3...
中夜的意思:半夜。《书·冏命》:“怵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 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唐 杜牧 《投知己书》:“自十年来,行不益进,业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将赴重庆赠陈此生感怀》诗:“中夜起徘徊,寒螿何凄切!”...
中天的意思:◎ 中天 zhōngtiān[meridian passage] 天空;天顶一轮明月高悬中天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驻跸的意思:◎ 驻跸 zhùbì[stay temporarily on the way;stop over on the way] 皇帝后妃外出,途中暂停小住一昨驻跸金墉,备尝游览。——《周书·宣帝纪》...
撞钟的意思:见“ 撞鐘 ”。(1).击钟。《礼记·学记》:“善待问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汉 东方朔 《答客难》:“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筳撞鐘,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鐘,一本作“ 钟 ”。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撞鐘时,你在那里做甚么?”(2).乐器名。戏曲打击乐器之一。京剧反二簧常用为过门时伴奏击节。...
东方朔的意思:(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惠民)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格诙谐滑稽。善辞赋,名篇有《答客难》。...
南山寿的意思:典出《诗·小雅·天保》:“如 南山 之寿,不騫不崩。” 孔颖达 疏:“天定其基业长久,且又坚固,如 南山 之寿。”后用为人祝寿之词。 南朝 陈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愿荐南山寿,明明奉万年。” 唐 李白 《春日行》:“小臣拜献南山寿,陛下万古垂鸿名。”亦作“ 南岳寿 ”。 唐 魏元忠 《修书院学士奉敕宴梁王宅》诗:“愿陪南岳寿,长奉北宸樽。”...
太乙坛的意思:见“ 太一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