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游十首(其九)
宋 · 刘克庄
自为遗老传,或入少年丛。
我已无同辈,谁能起此翁。
我已无同辈,谁能起此翁。
注释
自:自己。为:作为。
遗老:年长而有威望的人(此处可能指退休或被遗忘的人)。
传:流传、传扬。
或:或者。
入:进入。
少年丛:年轻人的群体。
我:我。
已:已经。
无:没有。
同辈:同龄人。
谁:谁。
能:能够。
起:唤醒。
此翁:这位老人。
翻译
自视为遗老,有时混迹于年轻人之中。如今我已无同年之人,谁能唤醒这位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纪游十首(其九)》。诗中的“自为遗老传,或入少年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慨和自我定位。在这里,“遗老”意味着诗人自视为久经世事、阅历丰富的长者,而“少年丛”则是指那些年轻一辈的人群。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自己在时间流转中所处的独特位置。
接着,“我已无同辈,谁能起此翁”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对于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里的“同辈”指的是与自己同时代的人,而“我已无同辈”则意味着诗人感到自己的朋友或同龄人都已经不在,或者是观念、价值观上的隔阂,使他感到孤独。最后,“谁能起此翁”则是在询问,在这个时代变化迅速的背景下,还有谁能够理解和唤醒这样一个老者(即诗人自指)?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感,同时也透露了诗人对自己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进行深刻反思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