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明禅师生辰三首(其一)
宋 · 释德洪
世界撮来如粟米,根尘劈破似虚空。
骄嘶铁马追风去,杴斗泥牛跃浪中。
十圣撼摇无缝罅,三贤摸索堕盲聋。
长因此日容瞻仰,面目分明岁岁同。
骄嘶铁马追风去,杴斗泥牛跃浪中。
十圣撼摇无缝罅,三贤摸索堕盲聋。
长因此日容瞻仰,面目分明岁岁同。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哲理与精神境界。首句“世界撮来如粟米”,以微小的粟米比喻宏大的世界,暗示宇宙万物在大智慧者眼中不过如同微粒一般渺小,体现了佛教中对世间万物无常、空性的深刻理解。
“根尘劈破似虚空”一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修行的核心——破除执着,超越感官与物质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解脱,如同将根尘斩断,揭示出内在的虚空本质。
“骄嘶铁马追风去,杴斗泥牛跃浪中”运用形象的比喻,铁马上骄纵的马匹象征着追求外在功名利禄的心,而泥牛则代表沉溺于世俗生活的状态。这两句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外在事物时的狂热与盲目,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
“十圣撼摇无缝罅,三贤摸索堕盲聋”中的“十圣”和“三贤”分别指佛教中的十地菩萨和三贤位菩萨,他们代表着修行的不同阶段与层次。此句表达了即使在高深的修行者眼中,也存在着难以触及的真理缝隙,以及在探索过程中可能陷入的迷惑与无知。
最后,“长因此日容瞻仰,面目分明岁岁同”点明了通过持续的修行与领悟,可以逐渐清晰地认识到自我与世界的真相,这种认识是恒定不变的,如同面对永恒的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即在不断探索与超越中,寻求心灵的自由与真理的揭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