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客楼夜雨赏析

客楼夜雨

元末明初 · 华幼武
城郭易为热,江云起不难。
电光生夜白,雨气入楼寒。
书叶仍防润,灯花不耐看。
祇缘听亦惯,竟夕睡偏安。

鉴赏

这首《客楼夜雨》描绘了作者在异乡客居时,面对夜晚暴雨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平静。

首句“城郭易为热,江云起不难”点明了环境的转变,由炎热的城市转向了江边的云雾,暗示了从日常生活的忙碌到静谧夜晚的过渡。接着,“电光生夜白,雨气入楼寒”进一步描绘了夜晚暴雨的景象,电闪雷鸣,雨气弥漫,使得楼内也感受到了寒冷,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与人的感知之间的联系。

“书叶仍防润,灯花不耐看”则转而关注室内的情景,书页因潮湿而需小心保护,灯光下的花朵显得脆弱不堪,这些细节反映了作者在雨夜中的生活状态,既有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有对自身情绪的微妙捕捉。

最后,“祇缘听亦惯,竟夕睡偏安”表达了作者对雨夜的独特态度。尽管外界环境变化莫测,但作者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甚至在这样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睡,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比、细节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客居异乡时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深刻洞察。

词语解释

不耐的意思:不能。《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1).不能忍受。《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2).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灯花的意思:◎ 灯花 dēnghuā[snuff(of a candlewick)] 灯心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电光的意思:(1).闪电的光。 汉 扬雄 《解嘲》:“目如燿星,舌如电光。” 宋 梅尧臣 《和谢舍人洊震》:“电光划划遶巖壁,雷声隐隐生山陬。”《花月痕》第四七回:“瞧那火燄衝霄,好似风雨翳霾中,电光驰骤。” 沉从文 《边城》二十:“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脊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电。”(2).比喻威严。 晋 傅玄 《晋鼓吹曲·灵之祥》:“宣吓怒,奋鹰扬。震乾威,曜电光。”(3).比喻时间短暂。犹言一刹那。 前蜀 韦庄 《哭同舍崔员外》诗:“却到同游地,三年一电光。”(4).电灯光。 ...

光生的意思:平整,妥帖。 克非 《春潮急》五:“ 李让 显然是长于干这种事的,手脚远比 李克 搞的快,而且补得又光生又整齐。”...

竟夕的意思:终夜;通宵。《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唐 李群玉 《七月十五夜看月》诗:“竟夕瞻光彩,昂头把白醪。”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辞院》:“小弟有许多心事,要为竟夕之谈,不知可否?”...

耐看的意思:◎ 耐看 nàikàn[stand careful reading or appreciation] 景物、艺术作品等美好,令人乐于反复的观看和欣赏...

偏安的意思:◎ 偏安 piān’ān(1) [be content to retain sovereignty over a part of the country](2)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仅存的部分领土王业不偏安。——《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偏安一隅(3) 借指被迫离开原来的地方,暂居某处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雨气的意思:潮湿的空气;水气。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溼天香。” 宋 苏舜钦 《杭州巽亭》诗:“凉翻帘幌潮声过,清入琴尊雨气来。” 元 张养浩 《拟四季归田乐·夏》诗:“溪光林樾润,雨气桑麻香。”...

云起的意思:如云涌起。比喻众多的事物一下子出现。《艺文类聚》卷六二引 汉 刘歆 《甘泉宫赋》:“离宫特观,楼比相连,云起波骇,星布弥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自 后汉 以来,碑碣云起。”《云笈七籤》卷二八:“糗粮山积,匠石云起。” 汪辟疆 《唐人小说·<玄怪录>叙录》:“且小説自 贞元 、 元和 之间,作者云起,情文交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