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四日半夜大雷雨许楙仲有诗次韵三首(其二)
宋 · 孙觌
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
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
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深夜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雨时的复杂心情和感受。首句“覆雨翻云一霎中,雷鞭击柱起乖龙”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雷雨瞬间降临的震撼景象,仿佛天地间的力量在一瞬间爆发,雷声如同鞭子般击打在柱子上,唤醒了沉睡的龙神。这种描写既突出了自然力量的威严,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与感慨。
接下来,“推愁正倚三杯酽,破睡那能一枕浓”两句,通过饮酒和睡眠这两个日常行为,表达了诗人试图借助外力(酒)来驱散内心的愁绪,以及难以入眠的状态。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因外界环境变化而产生的不安和焦虑,也体现了他寻求心灵慰藉的努力。
“桑下持锄如许健,席间失箸若为容”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在田间劳作时的健壮与专注,与宴席上因雷雨而失态的反差。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也暗示了他在特定情境下情绪的波动和内心的不平静。
最后,“诗翁只作啼婴看,万斛珠玑唾手供”两句,以戏谑的口吻,将自己比作被逗笑的婴儿,同时又自信地表示,即使面对如此壮观的雷雨,自己也能轻松应对,仿佛手中握有无数珍贵的珍珠,随时可以获取。这既是对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展现——即便遭遇困难或挑战,也能保持乐观和从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现象时的复杂心理活动,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自我调适与情感流露,具有深刻的生活哲理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