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清诗
横亘万里,潢污霆激。
触乎昆崙,踔乎龙门。
震掉奔腾,入乎无垠。
惟皇圣明,百神效灵。
汤汤蒲津,河流载清。
始视其流,混漾弗定。
若矿在镕,五彩辉映。
厥既清矣,静影浮空。
荣光上烛,煜乎溶溶。
若挹而注,若涵而蓄。
元气默融,太和潜漉。
纤滓弗滞,渊乎若澄。
千峰倒浸,湛乎若凝。
蒲津之堧,几数万里。
乌翔而回,鱼骇而逝。
属时载旸,楫而咏之。
祥飙庆云,荡潏无涯。
观者如堵,闻于京师。
京师髦倪,鼓舞孩嬉。
列章帝庭,帝弗矜异。
曰匪在兹,益惟寅畏。
于惟河流,为地之纪。
四渎之宗,五行之始。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
惟兹河流,骏发其祥。
我皇继统,旧章是则。
河之清矣,如轨合辙。
河之既清,万民以宁。
万方毕来,物以阜成。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
东渐西被,始自家国。
皇之弘化,功迈三五。
如彼河流,行地东注。
河流浩浩,孰非皇仁。
沦肌浃髓,品物皆春。
河流洋洋,皇帝寿考。
于万亿年,为民父母。
鉴赏
此诗《河清诗》由明代诗人梁潜所作,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意义。全诗以黄河为主线,从其源头至入海,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深远影响。
开篇“河流浑浑,肇自古昔”,点明黄河源远流长的历史。接着“横亘万里,潢污霆激”描绘了黄河的广阔与汹涌。通过“触乎昆崙,踔乎龙门”等句,形象地展示了黄河穿越崇山峻岭的壮美。随后“震掉奔腾,入乎无垠”进一步渲染了黄河的澎湃力量。
诗中“惟皇圣明,百神效灵”赞颂了帝王的英明与神灵的响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汤汤蒲津,河流载清”则描绘了黄河在特定地点的清澈与宁静之美。通过“始视其流,混漾弗定”到“若矿在镕,五彩辉映”,再到“厥既清矣,静影浮空”,展现了黄河从浑浊到清澈的变化过程,寓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与进步。
“元气默融,太和潜漉。纤滓弗滞,渊乎若澄”表达了对黄河水质纯净的赞美,同时也隐喻了国家治理的清明与和谐。“千峰倒浸,湛乎若凝”则以山水倒映的美景,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蒲津之堧,几数万里。乌翔而回,鱼骇而逝”描绘了黄河沿岸的生态景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属时载旸,楫而咏之”表达了对黄河及其沿岸人民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祥飙庆云,荡潏无涯。观者如堵,闻于京师”描绘了黄河带来的祥瑞与欢乐,以及其影响力之广。“京师髦倪,鼓舞孩嬉。列章帝庭,帝弗矜异”展现了黄河文化对京城乃至全国的影响。
“曰匪在兹,益惟寅畏。于惟河流,为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强调了黄河作为大地之纪、四渎之宗、五行之始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在昔皇祖,戡定万邦。惟兹河流,骏发其祥。我皇继统,旧章是则”赞颂了帝王继承先祖遗志,继续推动国家发展与文明进步。
“河之清矣,如轨合辙。河之既清,万民以宁。万方毕来,物以阜成”表达了对黄河清流的期待与对国家安定、四方归附的愿景。
“顾兹河流,念我皇德。东渐西被,始自家国。皇之弘化,功迈三五。如彼河流,行地东注。河流浩浩,孰非皇仁。沦肌浃髓,品物皆春。河流洋洋,皇帝寿考。于万亿年,为民父母”总结了黄河与帝王的密切关系,表达了对帝王仁政与黄河文化的深深敬仰,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
这首《河清诗》不仅描绘了黄河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与赞美。